我给毛主席开电梯

原淑琴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09-29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71年8月,毛主席接见外宾后,与现场的服务人员合影(后排左五为原淑琴)

  我自1960年5月到1998年7月退休,在人民大会堂工作了整整38年。在我正值青春年华的时期里,多是直接为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服务,这让我在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有机会亲眼目睹了毛主席作为领袖的伟人风采,人民公仆的朴素风范,甘为孺子牛的工作作风和普通人一样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

  敬爱的毛主席虽然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每当我想起为老人家服务的日日夜夜,就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我凝视着同老人家的合影,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老人家的谆谆教导,仍回响在我的耳边;老人家的亲切关怀,永远温暖着我的心房。

  调到大会堂后,组织分配我开电梯。那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什么事情都不太懂。只是听人家说开电梯能有机会看到毛主席,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从上岗那一刻起,就时时刻刻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想呀,盼呀,这一天终于盼来啦!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1960年11月16日,毛主席来到118厅办公,从我的岗位路过。毛主席真的来啦!我看到他高大魁梧的身影,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了,霎那间,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热泪情不自禁地从眼眶里涌出,模糊了我的视线,擦也擦不尽。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老人家已经进入了118厅。我凝视着他老人家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开,总觉得还没看清楚,没看够。那天晚上,想着白天的情景高兴得我彻夜难眠。

  以后,毛主席每次到大会堂参加会议、接见外宾或是看文艺演出要乘坐电梯时,我们都是提前一个半小时上岗,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高兴地等待着毛主席的到来。我们每个人都盼着毛主席能乘坐自己开的电梯。记得那是1967年的夏天,毛主席要到三楼小礼堂观看上海芭蕾舞团演出的《白毛女》。我们提前把大礼堂一号、二号电梯准备好。我开一部,李风云开另一部。毛主席看到有两部电梯同时等待他时,就站住了脚,看了看我和李风云,微笑着用手指指我,诙谐地说:“上来坐你的电梯,下来坐她的电梯。”毛主席特别理解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的心情,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就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在场的人都会心地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来大会堂办公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长了,见毛主席的机会就更多了。我除了做好服务工作外,每个周末还被领导安排到中南海春藕斋执行任务,即参加为中央领导举办的舞会,以调剂中央首长们的工作节奏,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毛主席虽然是伟大领袖,但他平易近人,非常和蔼可亲。每次参加活动,他都先和大家打招呼。那时,在我们眼中,他特别像我们慈祥的父亲。我们这些服务人员,就像孩子一样依偎在他老人家的身旁,度过那美好幸福时光。

  1966年“文革”期间,因为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时的一句风趣的话,一时间在社会上兴起了改名热。我心想,能让中央首长改个名字也是莫大的荣幸。一次,我们去中南海春藕斋跳舞,中间休息时,我看到有人请毛主席改名字,我的心也动了。当时,我正好坐在毛主席右边,就趁机说:“请主席给我也改个名字吧,我姓原。”毛主席顺口开玩笑地说:“你就叫元宵吧!”我毫不拘束地回答,“那怎么行呀,元宵软软的,让别人都把我吃掉啦。”毛主席反应特别快,微笑地说,“那就叫原子弹!”我立刻高兴地说,“这个名字好呀,可以到越南战场上喊,原子弹来啦,把美国人都吓跑了!”(当时美国人正在攻打越南)这段风趣幽默轻松的对话,把在场的人逗得捧腹大笑。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组织分配我为毛主席守灵送灵。这是党组织给我的最高荣誉。9月17日早晨6点钟,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无尽的哀思,来到北大厅毛主席灵堂。我望着毛主席的遗容,看着毛主席眼角上的皱纹,再看一看伟大领袖慈祥亲切的面容,止不住泪如泉涌。胸前的白花,臂上的黑纱,倾诉不尽我内心的莫大悲痛,表达不尽我对领袖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悼念。

  我是大会堂最后一个送走毛主席的工作人员。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开完追悼会的当天,领导交待我和冯学仁师傅:“今天晚上,毛主席遗体要离开大会堂,你们要克制自己的感情,电梯要认真检查,不能出任何问题,不要因为悲痛,把电梯开错了方向。这是毛主席在大会堂最后一次乘坐电梯了,要保证完成好任务。”我来到一号大电梯一看,整个大电梯内,全用灰布布置成了灵梯,庄重肃穆。夜深了,大会堂里的气氛格外宁静,只有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一段北大厅灵堂守卫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身旁。我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静静地等候着灵柩的到来。大约在子时,灵柩慢慢地来到一号大电梯门口。当毛主席的遗体进了电梯,由一楼开到地下室后,我又往上开慢车将水晶棺的高度调整到迎灵的红旗敞篷轿车上。我站在地下室门口,眼望着毛主席的灵车缓慢地开走了。这是毛主席在大会堂最后一次乘着电梯走了。主席真的要远行了,他要走得很远很远了!我泪流满面,目送灵车远去。我默默地祝福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在天堂里保佑祖国繁荣昌盛,保佑人民幸福安康!

作者在她所开的大会堂电梯里留影(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0年第18期 责任编辑: 谢先红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