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监督

吕建委员提问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8年7月10日 14:28:46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建提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建:我是来自南京大学的校长,十三届人大常委。打赢蓝天保卫战,核心之一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请问生态环保部,有没有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安排和战略性的考虑,需要全国这方面的科技人员做些什么,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件事情?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回答问题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的确,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在这方面,国务院高度重视,特别是现在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还有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的部署,正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气象局等部门,正在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这个项目从4个研究专题28个课题,集中全国1500多名国家大气环境领域的专家,开展集中攻关,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科技支撑。下一步,我们还根据新的重点区域的调整,准备在汾渭平原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具体的科研工作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目前正在执行的大气专项,组织实施,特别是根据蓝天保卫战的要求,聚焦其中的难点,不断地总结目前已经形成的一些科研成果,根据不同的城市,针对不同的产业结构、空气扩散条件,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研究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途径,提供可行的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二是推广、总结、应用驻点跟踪研究机制。现在大气攻关专项之所以取得成效,是因为这1500多名大气专家,分片驻到每个城市里,在那儿搞科研,在那儿观测,在那儿分析,直接跟这些市长们研究分析。我们将总结这方面的成功经验,继续在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强化重点地区派驻专家组工作,按照“一市一策”原则,既指导地方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提供科技支撑,又指导地方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三是加强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坚持边干边说,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普宣传和专家解读,通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发布会,推动专家、政府、媒体、公众对话交流,及时回应社会热点。我们也非常欢迎国内有实力、有水平的科研单位不断加入这个平台当中,我们这个平台也是开放的。我们这些课题,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大,国内的大学几乎都在里面了,1500名专家,我们跟他们下面再沟通。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