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我来自河南,我是一名基层代表,研究农机次生灾害污染防治工作。我想提个问题,现在化肥农药污染已经有目共睹,前几天我看焦点访谈,每年我们国家有四千万吨的化肥在上天、入地、污染水,现在国家已经有新技术,可以把化肥减量20%到30%,这个研究成果,粮食还能增产,品质还能提升,请问咱们国家什么时候利用科技创新来精准治污,如何量化化肥减量标准,来进行考核,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在这次执法检查中发现,我们的普法属于上热、中温、下凉,咱们什么时间拿出时间节点,把基层唤醒沉睡的法律,让大家共同提升普法的效果,让大家共同了解我们大气污染防治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回答问题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刚才这位代表的问题提得非常好,确实中央包括总书记对农业污染治理问题都很重视,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调整农业投入品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特别是大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近几年,我们对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了不少措施,从法律、政策、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都有一揽子的措施,在全国主要农业类型区,特别是主产区,开展试点示范。我们提出“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一个是控制用水量,保证水的质量;二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三是推进秸秆、农膜和养殖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等。2015年又推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五项行动,包括化肥的有机肥替代、聚焦东北地区桔杆资源化利用和聚集西北地区的农膜回收利用等。通过这些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在化肥农药减量方面,农药施用量已经连续三年减量,化肥也已经连续两年减量。通过化肥减量替代技术,实现了“零增长”。总体上来讲,化肥农药特别是有机污染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各地发展不平衡,而且部分地方对这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采取的措施也不很平衡,还需要加强。至于您刚才讲的要加强科技攻关,特别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方面,其实我们现在在不同类型区不同方面都有,如果把这些技术同等和政策配套跟进,一个课题和实验示范,有不少好的技术成果,我们有信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化肥农药减量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司法部副部长刘炤回答问题
司法部副部长刘炤:刚才提到普法“上热下冷”这个问题,“下冷”主要是指基层,一个是企业,一个是普通群众。对企业来说,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和信息公开力度,是让他们热起来的好办法;对群众来说,将来这方面案子多了,群众发现能够保护他们的权益,自然会让他们“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