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1个在民族地区

浏览字号: 来源: 人民网 2015年12月22日

    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 (李楠楠)为深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2015年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由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组织实施。这是31年来常委会第二次就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开展执法检查。

    2015年12月2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表示,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困难大、任务重。

    纵向比较,民族地区发展迅速、成就巨大,但因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等原因,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存在许多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还面临巨大挑战。

    经济实力弱。2014年,民族8省区生产总值加起来只比广东省略高,全国30个自治州经济总量加起来不及一个苏州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差是民族地区面临的普遍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一些经济实力靠前的地区,经济发展也呈现了明显放缓甚至下滑趋势,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压力很大。民族8省区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云南、甘肃等地一些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只有3000元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且大多是打工收入或“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是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目前西藏还有110多个建制村未通公路。内蒙古铁路干线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5和31.7个百分点。民族地区河流很多没有经过系统治理,成为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工程性缺水、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问题也十分突出,比如新疆全境18条重点河流中仅有6条建有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跨界河流水资源在新疆境内开发利用率仅为25%;贵州省民族地区三条主要航道(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因缺乏资金一直未能打通。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瓶颈”之一。

    贫困问题突出。不仅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而且返贫率高、解决难度大。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在民族地区。2014年,民族8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为2205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1.4%;贫困发生率14.7%,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贵州、云南、广西3省(区)位列前5个贫困人口规模最大的省(区);西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5省(区)位列前6个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省(区)。因现有扶贫对象多是扶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扶贫难度越来越大。

    边境建设亟待加强。我国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中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138个边境县(市、旗)中有109个在民族地区。截止到2013年,边境总共还有99个县未通高速公路,137个乡镇未通沥青(水泥)公路,6329个自然村未通公路,247万人饮水不安全,610万人没有用上电。边境地区的落后和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导致边民大量外出、内迁,边境一线人口减少,一些村庄合并,影响了守边固边。因边境地区待遇偏低,基层政府很难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这些对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和维护边境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责任编辑: 向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