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委员审议

任茂东: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的诸多问题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1-1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图为全国人大常会委员任茂东在分组会上发言。(中国人大网 李杰摄)

    中国人大网讯  20081226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茂东审议时说,昨天听了路甬祥副委员长关于检查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是一个很好的报告,表示赞同,结合报告谈一点自己的认识。随着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和新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尽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还难以满足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仍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效果明显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有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基本保障。相比较而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却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甚至有人认为,这已经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他说,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教师超编与缺编共存现象,部分不合格教师占据着教师岗位,优质师资力量无法及时补充进去,导致了高学历达标率与合格教师缺乏、优秀人才难进与骨干教师流失、老龄化倾向与教学效果降低等看似背离逻辑,实则相倚共生的几对矛盾,使农村教师问题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因此,我们在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目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我国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说到底就是师资水平的差距。现在,让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而要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他说,目前,阻碍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真正原因在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入口、出口和在岗教师内部存在着多重体制性的障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吸引优秀师资、淘汰不合格教师、促进在岗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培养和造就一支充满活力、优质高效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他最后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的起点,是素质的体现。重视教育首先要尊重教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但教给我们知识,还是我们心灵的塑造者,他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指引给我们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不但培育出伟人,也培育出千万无名的祖国建设者。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国家的文明和进步。(李杰)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01-12
责任编辑: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