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很多的农村孩子也到城里来上学,很多地方,特别是皖北地区出现大班额,这是什么原因?
金燕: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城乡差距造成的。第二个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家庭大面积地往城市迁移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各个市县领导对这个很重视,都在大力加强县镇义务教育的建设。很多地方通过扩大优质高中资源的方式把资源留给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扩大办学的规模。
第二个是采取严格控制班额的办法。就是一个班里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小学、初中一个班级只能是多少学生不能超过这个数。每年开学,各市我们都会进行检查、考核。这也是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的一项内容。
主持人:我曾经看过报道,讲到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的途径,一个加大城市教育的规模,然后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我想农村的学生到城里来上学,可能冲的就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对农村的师资力量,虽然每年都有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但是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这一块采取了什么措施?
金燕: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其它制度方面的原因,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可能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想一定要逐步解决。这个逐步解决不仅是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建设。这是一个方面,通过这几年,危房改造以后,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跟城里还有差距,差距在于内部设施、装备、师资。下一步我们工作重点就要往这方面转移。
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觉得首先还是解决校长的问题。我们想首先加强校长的配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的校长就会有好的思路,没有教师,他可以调来教师,没有资源他可以解决资源,所以目前主要的是解决校长的问题。
教师的资源的均衡配置,要经过经过很多努力才能达到,首先在待遇上一定要做到“同城同酬”。同一个区域大家工资不一样,那么农村要想引进优质的教师,是很困难的。就是相同的待遇,可能很多好的教师未必愿往农村走。我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个问题要解决,首先要从解决工资制度如何想农村和薄弱地区倾斜的问题。另外,加强城乡帮扶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措施,目前很多地区做得非常好。
我们到界首县去看了一下,界首的经济相比较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城乡教育帮扶工作做得实在,富有成效,出乎我们意料。这个典型告诉我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不全是资金的问题,而是要靠大家出思路,想办法,采取切实措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推动这个的问题。
同时像界首县这样做得很好的地方有很多。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蚌埠等,大家都有很多好的做法。我们准备今年年底开一个会议,做一个总结,同时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做一些研究。
主持人:我曾经在一个地方采访的时候,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他们县的做法就是凡是在城里上班的老师评职称的时候必须要在农村教育的一年的经历。这个就是城市老师下乡支教育,来促进整个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金燕:很多地方采取了你说的这种办法。有些地方采取“走教制”,以中心校为学区,让一些教师分别派往周边缺乏英语教和音体美教师的地方去任教,解决一些农村学校规模小,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主持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金燕:关键环节我觉得是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不同时期有不同关键点。去年,刚刚实行这项工作的时候,我觉得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包括及时足额到位资金,这是关键的环节。通过一年实施以后,有些工作已经逐步在走上正轨。如何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合理、规范地使用好资金,我觉得是目前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
主持人:网友问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目标和原则?
金燕:我们省里对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债务非常重视,经过争取列入了国家试点范围。我们目标从2007年开始,通过两年的努力,完成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05年年底以前产生的债务。同时要建立一个防止出现新的债务的稳定机制,这是我们的目标。
原则一个是以县为主,加大县级工作的责任。二是先清理,后化解。三是先化解后奖励。也就是讲“先化不少补,多报不多补”一切根据欠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的进展情况,实施奖补。按要求这项工作今年年底要全面完成。
主持人:节目最后,我们请厅长给讲一下现在义务教育保障,包括现阶段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金燕:目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后,应该讲对改善办学条件,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确实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标准来看,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标准还是低标准。从目前支出的对象来看,更多地用于学生家庭。这么多年教育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些欠债,很难再短期内还清。所以希望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这块的投入,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不仅使教育硬件上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软件和内涵发展上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加速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