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些经费的用途包含哪些?
金燕:这个指公用经费主要是学校运转经费,比如学校的办公经费、差旅费,教师的培训费用,电化教学等等。
主持人:像教师的福利,包括他们添置一些办公用品不可以?
金燕:添置办公用品可以,但是不能用于人头费,比如教师的工资和津补贴,这些都不能在公用经费中开支。
网友: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的补贴,我们老百姓可以通过哪些形式了解到?
金燕:对于义务教育保障的政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通过会议和文件将有关政策传达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二、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这块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教育厅的门户网站专门开通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专栏。所有的政策,一些做法,包括相关的信息都能查到。通过新闻媒体做了广泛的宣传。
主持人:像这些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城市当中或者大的乡镇当中可能会比较普及。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比如一些家长出去打工了,剩下的是一些留守儿童,这个情况政策怎么去普及?
金燕:我们去年一共印制1万张宣传卡和宣传画发到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和家长会,以及给家长致信的形式给家长做广泛宣传,这项政策应该讲做到了家喻户晓。因为我们定期要到农村里去进行调研。一个是了解政策的透明度、老百姓的知晓度,第二个是检验我们的工作落实得怎么样。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和家长对相关政策是比较了解的。
主持人:在前些年,可能每年的九月份都是查处教育乱收费的工作繁忙的时期,现在实行义务教育以来,现在除了收缴择校费以外,目前对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情况是怎么管理的?
金燕:应该讲通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教育乱收费问题得到很好的遏制,我不能讲根本的遏制。它有一个最鲜明的标志就是现在的投诉率比过去减少了50%。老百姓对这方面的反映还是很好的。但是也不能排除个别的市县,由于政策落实得不是很好,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这只是一些局部,个别的地区。当然对于收费问题,一方面要防止乱收费,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比如现在收费政策,实际城市和农村是不相同的。农村这一块国家规定实行“两免一补”,学生只要交一个作业本费就可以了,如果不是贫困的家庭多交一个寄宿费用,其它费用一律不得收取。
城市是这样要求的,城市的提法跟农村的提法不一样,它不叫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叫免杂费制度。学杂费是免除了,但是有几个费用是可以收的,比如作业本费、书本费和借读费。当然借读费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这里面有假借读。另外还有寄宿生的生活费,只要不是贫困生还是要交寄宿费。同时还有一些服务性的收费,也就是代办费。在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而且在家长自愿的情况下是可以收取的。这就是城市跟农村不同的地方。
当然,服务性的收费里面,我们也正在研究怎么样规范收取的问题。规范项目、标准、操作过程。现在投诉的都是服务性收费不规范。我们一方面要严格制止乱收费,第二个要严格把握政策,该免的一定要免,该收的还是要收,因为城市教育发展目前还有很多的困难。
国家政策对农村投入很大。但是城市目前仅仅是免了学生的杂费,其它的费用还是规范地收取。对于这一块,教育厅每一年将它纳入督导检查。同时不定期到农村学校或者其它学校进行暗访。凡发现一起,必定会严肃。这块做得比过去规范得多。
主持人:刚才厅长讲到服务性收费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范畴?
金燕:像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新课程实施改革以后,学生必须走出校门,比如到农村、厂矿去做一些调研。这些活动是必须要有费用的。第二个是服装费。大家对服装费一直褒贬不一。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讲,我们觉得学校统一服装有很多的好处,特别是避免学生盲目攀比这一块,我们觉得有很好的作用。像其它的方面,有的地方有班费,因为班里面毕竟有一些活动,它的开支不可能从学校走,所以主要是这三块。其它的像学校搞补课,办这个班那个班,都是严格禁止收费,这都是属于乱收费。
主持人:义务教育过程中还有一个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的问题。在农村有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想到城市来上,农村学生到城市来上学要不要借读费?
金燕:这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父母迁过来的。一种是父母亲到城里打工的。对于到城里打工父母的孩子,政策是允许他们享受同等待遇。但是如果不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话,是要收借读费的。
主持人:像居住区怎么鉴定?好多进城务工农民都是租房?
金燕:这个一般要求有暂住证和劳动部门签发的务工许可证,有这样的证件才能证明是农民进城务工。这样的学生是能够享受城市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政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人随学籍走,学籍在哪就享受哪个地方的政策。
主持人:也就是你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段的在哪上学,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政策都是随着学籍走的。
金燕:对。你进城务工,暂住证落在什么地方,就跟城市孩子一样采取就近入学的办法,如果跨学区就要收借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