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各地动态

寒门学子 求学无忧

——教育部宣讲团山东宣讲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侧记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8-28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会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得起大学!”

  8月20日12时30分,山东省临沂市蒙阴中专大礼堂。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掷地有声的讲话,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这里正在举办“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咨询宣讲会”。礼堂内座无虚席,宣讲团成员就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的发放、管理等,耐心解答家长和学生的咨询。

  贷款让孩子圆了大学梦

  刘长国,哥哥大学毕业3个月后得血液病去世,父母体弱多病,欠下很多债务;李松松,父母双亡,与姐姐跟随姥姥生活,姥姥年事已高,靠拣垃圾供他上学……在蒙阴县一长串特困生名单里,一个个寒门学子的家庭状况让人看了心酸。

  据蒙阴县教育局局长张广宝介绍,因为蒙阴地处纯山区,又是老区,还是库区,沿库的5个乡镇78个行政村都比较贫困,教育相对落后。从2005年2月份以来,全县累计发放生源地学生贷款1064.3万元,涉及到1160名学生。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急哭了,六七千元的学杂费,到哪去借啊?‘资助政策手册’里说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我又激动得哭了——孩子的大学梦能圆了!”今年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的蒙阴一中毕业生熊兴旺的妈妈说。他们家从库区搬到县城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又没有工作,一家三口的生活陷入窘境,只能靠母亲披星戴月卖火烧,勉强糊口。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学生资助处处长周春树介绍,国家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规定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政策咨询会开到家门口

  8月20日16时,教育部宣讲团一行来到蒙阴县桃墟镇墁子村。穿过狭窄崎岖的山路,马文华来到邱辉的家。邱辉爸爸常年有病,妈妈靠摊煎饼卖,维持基本生活。

  邱辉妈妈:“录取通知书上的小册子我没看太明白。”马文华:“根据你们家的情况填好表,然后到陕西科技大学报到。学校会根据你家的困难情况帮助申请助学贷款、安排勤工俭学等。贷款孩子毕业以后才开始还。”

  每到一户贫困生家,宣讲团都耐心细致地和学生及家长“拉家常”,询问他们是否收到并阅读过《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今年教育部共印发了600万册,随入学通知书发放到每个大学生手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填写好小册子中的调查表,在家乡民政部门核实盖章,报到时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可暂缓交纳学费。”据介绍,2007年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有4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占当年录取本专科新生的9%。

  新资助政策促教育公平

  在为期3天的宣讲活动中,宣讲团还与山东省泰安市、临沂市、东平县、蒙阴县的教育部门、部分高校、金融单位等,就如何搞好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展开座谈。

  马文华介绍,近年来,我国助学贷款工作顺利推进。2004年6月到2008年6月银行审批了291万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审批金额为281亿余元,人数和金额分别是前5年总和的3.4倍、4倍。

  2007年新资助政策确定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新生入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通过一年的实践,基本上涵盖了全国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007年全国共资助了近40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很大贡献。”马文华说。

  今年,教育部做出郑重承诺,保证每个考上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地震重灾区的学生,都能顺利入学、顺利毕业。为此,全国和地方今年将一共投入500亿元用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今年国家将推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省、区、市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自愿原则启动此项工作。(苏显龙)

  来源: 人民日报 2008年8月28日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