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人大报刊作品(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

代表议案的“转型发展”

李自立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3-09-1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虽然是最后一年,但是仍要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上海代表团的65位全国人大代表用行动实践诺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议案21件,建议110件。

    回顾本届五年履职过程,从新当选为代表到熟练地执行代表职务,代表议案是代表履职的一个缩影。五年间,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并列入正式议案共计115件。梳理这些议案,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转变过程,包括从关注到更加注重、从关注上海角度到更加注重全国高度、从一人起草到凝聚集体智慧、从一次提出到持续关注等变化,真正实现了代表议案的转型发展。而转型的成果在五次会议期间的代表议案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从关注“量”到更加注重“质”

    2008年的一次会议本届代表履新伊始,共提出了32件议案,被列入正式议案29件。之后,二次会议提出23件,三次会议至五次会议均提出21件。议案总数呈下降趋势,但是从二次会议开始列入正式议案的成功率都是100%。这个指标充分说明这些议案都是文本规范,案由、案据明确具体

    五年议案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非常广泛,但聚焦大局和中心工作的向心率越来越高,年度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今年,代表就紧紧抓住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及坚持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议案。比如,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制定期货法、原子能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议案;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完善劳动合同立法、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定烟草危害预防控制法等议案;围绕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提出了修改土地管理法、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等议案。

    “磨刀不误砍柴工,代表议案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五年的修炼。五年间,代表列席常委会,参加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和培训,代表意识和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从听取周边群众意见到相对固定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从电话、邮件到微博,听取民意的渠道更加多样;对议案基本要求,比如案由、案据、方案一案一议、议案专用纸等,从不熟悉到熟悉;大会期间代表团集中酝酿、附议的过程逐渐顺畅……这些都为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关注“上海角度”到更加注重“全国高度”

    “自从当了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活动后,我的视野更加开阔,秦绍德代表感叹道。代表们始终记得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在一次专题调研总结会上讲的两句话:立足上海看全国跳出上海看上海

    在代表议案里不难发现,代表越来越擅长从上海的实际出发,提出带有全国性、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到兄弟省市调研后,总结出上海经历过、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广泛存在的问题;从地方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里,提炼出需要在全国层面和法律层面上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今年,21件代表议案中建议修改法律的议案11件,建议制定法律的议案8件,共占总数的90%。这些法律案或附有详细文本,或提出周密的方案,均是着眼全局、放眼全国的好议案。上海代表提出的议案基本上是比较放心的免检产品’”,大会议案组工作人员的这种赞扬声经常能够听到。

    从一人起草到凝聚集体智慧

    “这件议案是金建忠代表和我共同研究、起草并提出的,盛亚飞代表在向全团代表介绍他所提出的关于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议案。这两位来自郊区工作领导岗位的代表会前一起商讨、共同开展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了这份议案。在本届前期,更多的是由一位代表单枪匹马起草议案再到大会上临时找足30位代表附议,如今更多的是会前几位代表共同商量拟定议案的选题、实施调研方案,并一起修改文本内容。

    这种集团军作战的形式,在代表履职成果转化中更加明显。比如,把每年代表专题调研的成果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代表议案。今年,李逸平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行刑衔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议案、徐征代表提出的关于提请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议案,就是在去年食品安全管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两个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形成的。去年共有51名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专题调研,占代表团总数的77%。代表们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冒着酷暑,通过听取有关部门汇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进行调研。调研小组召集人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小组代表积极参与调研活动、讨论修改报告,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种集体智慧凝聚成的议案具备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更加充分的事实依据、更加透彻的原因分析和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这就是上海代表议案质量高的秘诀之一。

    从一次提出到持续关注

    五次会议期间,上海代表团一份最长的议案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媒体热议。陈伟兰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制订《行政程序法》的议案,尽管只用了小四字号,但仍长达56页。附议时,严诚忠代表一边签字一边说:“我是排着队来附议的!依法规范政府的行政程序是非常必要的!”王恩多代表说:“我昨天在车上听了陈伟兰的介绍,第一个就签了名!”据了解,陈伟兰代表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制订《行政程序法》的议案。早在一次会议期间,陈伟兰代表就提出过相关议案。当时,全国人大法律委答复是建议进一步研究,待条件成熟时列入立法规划或者年度立法计划。这次已是陈伟兰代表第三次提出相关议案,但她并不是“copy不走样,而是在前两次的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改,论证更充分、建议草案更完善,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附议。

    一次提出不够,就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多次提出,类似情况不仅体现在议案办理难度比较大的领域,而且体现在为某一社会群体的奔走呼吁上。五年里,朱雪芹代表就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力度提交多份议案,涵盖了农民工职业培训、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我提交的议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71日上海市针对农民工实现了同城同保的待遇。这五年,从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到现在几乎覆盖到所有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基本要求,这离不开很多代表的呼吁,朱雪芹代表在大会期间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介绍道。像这样从一次提出某个议案,到完善后多次提出、持续关注某一群体,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代表为民履职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本文刊发于201245《上海人大》月刊)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3年9月13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