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改变了我

——《2.6亿农民工的代言人怎样履职——透视农民工代表履职(中)》采写体会

字秀春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3-09-0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33,我怯怯地走进了京西宾馆上海代表团的驻地,与同事分工之后,她去敲了朱雪芹的房门,我又怯怯地敲开了周振波的房门……

    我就这样开始了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采访报道。“出征”之前,领导有一番交待:把镜头对准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全力以赴采访农民工代表。

    对于这样的命令,我自然极其不愿接受。农民工能谈什么?无非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个人困难。

    在这种极不情愿中,我和我的同事陆续采访了王钦峰、陈雪萍、周惠、谢利英、谢智波、朱雪芹、周振波、易凤娇、叶国先、曾香桂、吕华荣、陈腊英、胡春霞、康仁、曹勇、蒋宇霞、王馨、热汗古丽·依米尔、董林、刘丽、孙东林、樊萍、朱良玉、高小宏、薛志国等25个农民工代表。通过与他们亲自交谈和整理相关的采访笔记,这些“农民工人大代表”不仅改变了我最初的印象,而且给了我震撼,并促使我放弃了浮光掠影般地报道代表建议和心声的做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于是,通过梳理丰富的素材,共写了《透视农民工代表履职》(上)、(中)、(下)三篇文章。上篇为《春天的故事续写农民工的脚步》,中篇为《2.6亿农民工的代言人怎样履职》,下篇为《我们如何回应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在《2.6亿农民工的代言人怎样履职》一文中,首先披露了20多个农民工人大代表的履行情况,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全面而广泛地展示给读者,忠实地回答了“2.6亿农民工的代言人怎样履职”这一问题。其次,针对社会上的种种质疑声做了一些回驳。

    另外,在系列报道中,我还表达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呼吁:一是农民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是中国向“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迈进的又一大步。二是要大张旗鼓地肯定和宣传农民工的贡献。三是社会需要陆续补偿对农民工的历史欠债。四是农民工社会地位尚未真正提高,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步伐需要再快一些。五是需要大力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素质,使之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六是社会要保障农民的生存权、保障权、发展权……

    这不仅仅为2.6亿农民工,还是为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将来。

    文章的观点虽然还不系统,行文也不那么纯熟,但是全文力求探讨相对深刻的问题,处处带着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带着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由衷赞美和尊重。

    最后,要感谢中工网的总编辑秦少相和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总负责人杨祝夫,是他们柔软而温暖的基层情怀使然,把这个选题布置给我,并送上谆谆叮嘱。同时,也感谢后方的编辑同志,是他们的努力才把粗糙的原稿打磨得像个稿样儿。

    (作者单位:中工网)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3年9月2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