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点评

情达意畅 水到渠成

——《一份议案,暖了民房,更暖民心》点评

刘永学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11-2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20112,无线电广播的首次电台播音昭示着新闻传播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纪元。随之而来的是,无线电波的网络迅速覆盖了整个世界。作为“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数以亿计的受众通过声音媒介更加快捷、丰富地感知到了各类信息的流动,受其影响进而影响其生活。在新媒体、互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模式,与时俱进,日臻完善,其作用和功能仍然不可替代。与此相呼应,在历届中国人大好新闻评选中,都有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广播电台佳作问世并获奖,在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份议案,暖了民房,更暖民心》,是长春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一篇消息作品。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议,以高票获得广播电台作品一等奖。评委们一致认为,这篇消息采访扎实,选材精当,语言精练,表述准确,音响生动,感染力强。无论是从思想层面还是从技术层面来考量,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仔细分析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至少有这么几点可资借鉴:主旨鲜明,谋篇缜密。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们常说,人大工作是座富矿。然而,要从矿里掘金,还需要勘探、采掘、提炼的艰辛劳作,绝非“拣到碗里都是菜”那样简单。我们以往看到的不少报道人大工作的新闻作品,之所以落入空泛、一般、脸谱化、程式化的窠臼,原因就在于探不准,采不深,炼不出。这篇消息能够产生令人为之一振、感觉一新的宣传效果,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报道的主旨鲜明,抓住代表议案的这个焦点依次递进,深采细挖。记者从代表提出的议案入手,对长春市政府议案的办理情况进行了详尽的了解,通过当地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反映出人民代表履职为民,政府尽责服务于民的全过程。还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消息体现了“短、精、准”的特色,当详则详,该简则简,疏密得当,重点突出,体现出记者对事件总体的把握能力和对“火候”处理的独到之处。记者对人大工作比较熟悉,对政府如何办理议案也了然于心。心中有数则游刃有余,作品播出后深受欢迎当在情理之中。

    特点明显,声情并茂。一篇成功广播消息作品,除了要把握好传播及时、感染力强等特点之外,它的可听性、准确性、完整性、通俗性也都应该蕴含其中,成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从技术上分析这篇作品,起支撑作用的是两条主线:一条“信息流”,一条“情感流”。导语之后,叙述事件的方式是倒金字塔结构,开宗名义,先阐明暖房工程取得的实际效果,后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与此同时,一条很顺畅的情感流也在作品中的显现,老百姓的喜悦之心;人民政府的爱民之心;人大代表的责任心,和谐自然地连接出一条情感曲线,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没有人为造作的痕迹,没有“制作”新闻的假象,既顺理成章又发自内心。让人们在了解到这一真实事件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新闻所要表达的本质与核心。此外,播音员的解说,人物采访的声音录制,现场音响运用,都与内容很协调,起到了烘托内容、激发受众情感、引起共鸣的作用。整条消息反映的内容准确,信息完整,叙述顺畅明白,表达利落精练。听过之后,音犹在耳。

    精心制作,倾心投入。做成、做好一件事,用心是关键。这篇广播消息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制作精心,大至对新闻规律的遵循,小到对生活细节的刻画,都可圈可点。比如记者一进屋,“眼镜片上就蒙上了一层水雾”;为办好议案,市长下达“军令状”等等细节的描述,有力地烘托了新闻主题,令人入耳难忘,印象深刻。再就是感情真挚。记者是带着一片深情完成这篇作品的,无论是从百姓的话,市长的话,还是代表的话语中,都隐含着记者喜悦的表达,情动于中而显于外。愿长春市的“暖心工程 ”随着电波辐射、延伸得更远。

    (作者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第2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委)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11月24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