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请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侧记——信心托举希望》
2009年3月5日,中国传统节气,惊蛰。春雷乍动,万物复苏。北京,迎来第一场春雨。
(同期声,温家宝:)“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压混)
上午9点32分,人民大会堂9排42号座位,来自青海的人大代表张守成,身着亮黄色的蒙古袍、聚精会神地听着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当他听到温家宝总理说到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时候,这个典型的西北汉子黑红的脸膛上泛出了笑容。
(同期声,张守成:)“提出了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主线,特别提出了振兴经济的一揽子计划,给了方向,给了信心,给了力量。”
上午9点44分,南京通孚轻纺公司的业务总经理袁汇鑫开车行驶在宁丹公路上,把一批准备出口到欧洲的毛绒玩具运往南京港。袁汇鑫一边开车一边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
(同期声,温家宝:)“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袁汇鑫听到这里,兴奋地按了一下汽车喇叭。
(同期声,袁汇鑫:)“我现在厂里这个现金流它是非常紧张的,但是银行还惜贷。其实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政府给我们信心,给我们政策支持。”
9点55分,都江堰向峨乡石碑村,三楼一底的新房子,是地震后政府免费修建的。当温家宝总理说到关于灾区重建的内容时,苟春玉一家人都聚到电视前,凝神观看。
(同期声,温家宝:)“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掌声)
(同期声,苟春玉:)“水、电、气、光纤都通了。我们自己也有信心,鼓起劲重建我们自己的家园。”
上午10点,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土桥村64岁的农民孙海庭盘腿坐在自家炕头上,一边看着电视里的开幕式直播,一边扎着扫地笤帚。一把笤帚能卖8块钱。当听到温家宝总理说到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时,孙海庭放下了手里的活儿。
(同期声,温家宝:)“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继续增加粮食直补。”
(同期声,孙海庭:)“那真是举双手赞成啊,特别在两会上,这些年来,给农民带来不少好处。给直补,一年比一年多。”
11点07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温暖的阳光洒满了高高的台阶。
山东代表杨绵绵:
(同期声:)“我们要更多的创造需求,我觉得确实我们增加了信心。”
解放军代表黄晓娟:
(同期声:)“我想农村的生活环境,人们的生存状态都会有大幅的改善。”
福建代表戴仲川:
(同期声:)“通过重民生来保增长、扩内需,深受鼓舞。今年的经济下行的风险,遇到的挑战,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本文播出于2009年3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