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二十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报纸、通讯社作品(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

倒覆事件后市人大启动专项监督

刘昕璐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08-2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倾倒事故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专项监督。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及多位人大代表来到位于上海闵行区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浦江基地七号地块”进行安全检查。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多位来自建筑行业、法律业界的市人大代表直言,倒覆事件敲响了警钟,低价竞标是导致伪劣工程的“祸源”,政府应当尽快取消这一做法。

    【严峻形势】

    上半年3000万平米工程密集上马

    “上海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市建交委主任黄融用数据来表明“严峻”的程度:今年1-6月,纳入行业监管部门统计范围的项目报建数为2438个,同比2007年、2008年分别增长了22%11%;项目总投资额1898亿元,建筑施工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全市6500多个工地在建,数百条马路同时在开挖,大量工程在城市中心全面展开,对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力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如此“超量”的工程,工期时间却非常紧。以世博配套项目为例,60项中的51项必须在年内建成,9项最迟在明年3月份建成。“重点项目的集中上马,房地产投资项目逐年攀升,加上竣工时间紧迫,也加剧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风险。”黄融如是坦言。

    【突出问题】

    监管存在盲区、企业诚信缺失

    严峻的形势下,本市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仍有“软肋”。对此,黄融甚至将“政府监管存在盲区”列在了突出问题的首位。

    黄融说,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供应等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手段比较多,但对建设单位的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建设单位违法指定分包、甚至干扰施工企业按规范施工;部分房产开发单位因为资金匮乏、盲目压价,不少管理人员不熟悉业务或为保进度盲目压缩合理工期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部分建设方在利益驱动下,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和进度、轻质量和安全的现象比较普遍,诚信体系不够完善。

    据称,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还包括:业主直接介入工程管理的责任缺位、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企业结构不尽合理、对郊区项目和一般住宅工程的重视不够等问题。

    【后续应对】

    “红色通道”针对不良记录企业

    记者了解到,针对现存问题,本市正抓紧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安全普查,重点对基础施工、深基坑开挖、堆土等作业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对居住建筑和学校、医院、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在昨天的市人大常委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会议上,闵行区副区长连正华表示,今年以来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在莲花河畔景苑事故发生后,闵行区将针对本区目前基坑工程增多的情况,在行政审批特别是对深基坑工程审核把关上进一步强化。

    据介绍,闵行区将对20082月至今的深基坑工程审批情况进行梳理,加强扩大审查力度。同时,在现场勘探时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近期,闵行区将开展一次施工企业资质就位情况大检查,对有安全事故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实行“红色通道”,提高施工企业抽检率,对连续检查仍不能有效整改的企业实行清退制度,促使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下一阶段本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建材业“1+3”管理体制格局,推进建筑业管理流程再造。同时,强化全过程、全覆盖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另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将在近期形成一份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专项调研报告。

    【链接】

    《沪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制定中

    记者获悉,《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中。

    如何在日益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中,确保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质量安全,是《规定》制定、实施的宗旨。据透露,《规定》中将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诚信评价、工程质量保险保修等制度;同时强化设计专项审计、现场监理专管、建设过程监督三环节控制。

    市人大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背后体制机制和腐败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说,“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件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主任会议研究,启动了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专项监督。这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本届市人大首次在短时间内积极行使职权,体现了依法履职的新进展。连日来,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开展了大量工作,市人大代表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参与,为监督检查工作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云耕指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和专家就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抓紧整改;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合法、合情、合理地处理好老百姓对房屋质量的利益诉求;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问题背后存在的体制机制和腐败问题,按中央和市委要求做好相关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

    【代表建言】

    尽快取消低价竞标操作

    参加昨天活动的人大代表,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建筑行业的专家学者。在座谈时,半数以上的代表提到了“低价竞标”这个行业内惯行的操作方法。深谙“行业规则”的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莲花河畔景苑”楼房倒覆事件用血的代价警示我们,应当尽快取消低价竞标,引导企业用技术来竞争项目。

    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市人大代表许丽萍用“祸源”来形容低价竞标对工程建设行业的恶劣影响。“这个现象必须关注。”来自法律界的刘正东代表也表示,开发商用高价竞拍了土地,却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采取“价低者得”的标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低价竞争,而最终中标的施工单位必然想尽办法减少成本,赚取更多利润,“如此操作,老百姓的房屋质量怎么可能保证?”

    “低价竞标是开发商对施工单位招投标时用得最多的方法。”中国核工业设计院总工、市人大代表李韶平多年与工程建设打交道,以他的经验,大部分中标者都是开价最低的施工单位,凭技术中标的企业连一半都不到,“事实上,已有外省取消了低价竞标,值得上海借鉴。”

    【代表建言】

    强制推广建筑工程保险

    另外,刘正东代表还指出,除了重大工程外,住宅、商品住宅投保建筑工程险的很少。他提议,强制推行这一保险。他表示,他在调查后发现,全国范围内这一保险都推广得不够好,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或事故,往往会出现建设方不愿赔或赔不起的“扯皮”现象,所以保险介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

    【代表建言】

    扫除工程监理盲区

    市人大代表、上海理工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晨称,调研显示,本市建设工程监理方聘任体系、职权力目前都存在盲区。

    身为中国核工业设计院总工的代表李韶平也提到了这一点:“目前大部分项目的监理方在施工现场是弱势。”施工方和业主均可以否定其意见,监理没有发言权;收入低,考证即可上岗,监理的技术能力也不强。代表们表示,这让许多建设项目中的监理根本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本文刊发于2009717《青年报》)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0年8月27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