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获奖作者采写体会

百姓的关切就是最大的新闻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强化食品安全立法严防“三鹿事件”重演》采写体会

张景勇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6-0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8年令世人震惊的“三鹿事件”发生后,百姓将关切的目光再次投向人命关天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喝什么?到底如何才能保证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吃喝得安全、放心?

    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1023开始三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更受社会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法的期盼更强烈,也更有针对性、要求更高。

    作为多年从事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新闻报道的记者,我们立即意识到,老百姓的关切就是最大的新闻。百姓对立法有何具体期待?最高立法机关如何回应百姓的这些新期待?食品安全法草案在第三次审议时将会做出哪些有针对性的修改?怎样通过立法确保“三鹿事件”不再重演?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采写,经编辑认真编辑后,新华社通稿《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强化食品安全立法严防“三鹿事件”重演》(记者张景勇、邹声文、周婷玉)顺利播发,受到媒体及受众好评。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家海内外媒体采用,其中被欧洲联合周报及多家外国通讯社转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反响。稿件回答了老百姓的一个个疑问,也表明了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为保障老百姓食品安全所作出的努力,表明了中国保障群众食品安全的决心和行动,对树立我国良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深入采访、掌握大量一手素材,是这篇稿件受到欢迎的重要基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第三次审议时,记者深入到审议现场,在会议间隙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审议情况。其实在此之前,记者就已经做了很多“功课”——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有关负责人,详细掌握了对法律草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三鹿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了解了暴露出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种种漏洞;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仔细研读,掌握了大量的立法背景。这些素材的掌握,为稿件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精心写作、巧妙利用采访素材,是稿件成功的关键。在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后,记者精心梳理出食品安全法草案在“三鹿事件”发生后所做出的8项修改,在稿件中详细列出。针对监管“盲区”以及监管环节之间分工不严、多头执法、责任不明、监管链条“断裂”等问题,最高立法机关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修改,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突出“全程监管”,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有空白。稿件还通过背景穿插、权威人士解读等方式,使受众不但明白了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所做出的修改内容,还了解了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修改,从而使报道内容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稿件对修改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描述,层次清晰,让受众一目了然。

    稿件播发及时、时效性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第三次审议的当天,稿件就顺利播发,及时满足了媒体及受众的需求。

    记者在采写此稿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百姓的关切就是最大的新闻,就是记者应当去努力的方向。此稿正是围绕百姓的关切做文章,也正由于贴近性强,才赢得了广泛关注,取得了积极反响。(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

  来源: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