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获奖作者采写体会

职业乐趣:借“思想力”提升人大新闻“影响力”

——《“部门立法”当为“民生立法”让路》采写体会

姚丽萍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6-0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报道人大新闻将近10年,曾经常常为一个问题感到困惑:人大新闻究竟怎么才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怎么才能有影响力?

    传播效果如何?如果要提供一个衡量标准,“影响力”就是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力”又如何体现?具体到人大新闻的立法报道,面对不同群体的利益博弈,在越来越公开透明的立法过程中,主流媒体不能不在充分的立法调查后,厘清立法的矛盾焦点所在,有理有据地提出立法倾向或者观点。

    表达立法观点,除了常规的报道之外,评论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新闻品种。因为,当前被媒体普遍接受的一种看法是:观点有时比事实传播得还要快。

    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甚至连一些都市报也都不吝版面开辟专门的评论版,这一方面是因为面对海量网络资讯带来的即时信息轰炸,传统平面媒体不得不用“思想”应对“嗅觉”;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受众对“思想纸”的阅读需求。毕竟,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一种新的媒体市场需求——“一地鸡毛”式的快速信息传播,满足的仅是受众需求的一小部分,而“观点传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要远远超过一般的狭义新闻。这种现象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传播学中的“说服理论”:高质量的观点将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

    因此,在报道人大新闻将近10年的时候,借助新闻评论的“思想力”,提升人大新闻的“影响力”,便成为我渴望尝试的一个方向。

    幸运的是,80岁的“老报纸”《新民晚报》为我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除了评论版专栏“今日论语”之外,“新民随笔”这个专门供记者表达观点的平台,通常是不同条线的记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对各专业领域新闻事件的思考,所谓“专业的人评专业的事”,因为比较专业,所以容易深入,议论评点也普遍能够凸现独立思考的特征,凭借并非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实现传播效果。

    从去年至今,我在“今日论语”和“新民随笔”就人大新闻发表评论将近50篇,不少篇目被《报刊文摘》、《文摘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转载。2008626“今日论语”发表《“部门立法”当为“民生立法”让路》,针对正在制订的上海地方人大5年立法规划草案,评论提出观点: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制保障,是立法“第一要务”,“部门立法”当为“民生立法”让路。评论刊出后,这一观点得到立法机构的认同,20081210发布的上海地方人大的“5年立法规划”中,民生立法成为“最大门类”“重头戏”。

    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在目前的新闻传播环境中,评论作为表达报纸观点的新闻品种,可能实现的传播效果不容忽视。从事人大新闻报道的记者,从众多的立法现象中挖掘话题,表达观点,不但是对人大新闻报道的有益补充,更是提升人大新闻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整合资源借助多个新闻品种,传递“本报观点”,引导主流价值观,也是实现报纸“思想纸”特征的一种可行路径。

    最后,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越来越开明开放的人大新闻报道环境,为记者提供了“评论”人大新闻的机会。记者出于职业的机缘,观察、记录和思考现代公民社会的地方立法脉络,这不仅是一种职业的荣幸,更是一种职业的考验——是留下无足轻重的“信息碎片”,还是留下有些价值的“深度思考”,可能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长期的深入追踪是实现后一“目标追求”的必要条件,而走向开明开放的报道环境,更是实现“目标追求”的大前提。

    非常感谢多年来上海人大和全国人大为记者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正是由于这些支持和帮助,颇为“专业”甚至“枯燥”的人大新闻报道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以至记者乐此不疲——乐于在消息、通讯之外,探索尝试借助更多的新闻品种,观察、记录、思考中国人大制度所经历的点滴进步。

    有幸经历了种种尝试之后,现在,我常常要问自己另一个问题:偷懒了吗,懈怠了吗?不要,千万不要——职业记者怎么能没有职业乐趣?(作者单位:新民晚报)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年6月1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