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获奖作品点评

找准新闻点才能抓住读者眼

——《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听取“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缘由》点评

陈会礼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6-0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把寻常事写得不寻常,拾珠为链,正是本文的魅力所在,也充分体现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做好人大新闻报道的专业素质。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由来已久,至记者写稿时已是第五年。本次再听,也算例会。例会的报道,发个通稿也能过关。但记者显然没有满足于传统消息式的报道,而是抓得更多,写得更深,终将一堆散落的泥珠穿成精美的项链。透过文字,我们能清晰看到记者捕捉到的一个个新闻点。

    第一,立足基本点。当日常委会会议的两项重要议程,即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刑事审判法律监督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是本次报道的基本新闻点。就报道而言,如果借听取之机,从两个报告内容里找新闻也算敬业,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报道。但严格来讲,这样的报道离人大新闻有点远,所以说,以“听取”为报道点只能算是立足了人大新闻基本点。

    第二,抓住关节点。通读全文,我们看到记者抓住了三个关节点。一是本次报告人是两位新人,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上任后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二是本次听取是第五次,而且是常委会连续第五年听取“两高”专项工作报告;三是这个第五年不寻常。它不是十届常委会的第五个年头,而是十一届常委会的第一个年头。如果说常委会听取“两高”专项报告保持了连续性和连贯性,这是最有力的说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次会议新闻的点很多,但放过了就传统、就普通,抓住了就不寻常,本文的作者做到了这一点。

    第三,挖掘隐蔽点。人大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但相较于立法工作而言,监督工作的社会热度一直没有立法工作高。应该说,人大监督工作这些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对司法机关工作的监督,更是卓有成效。五年来,常委会着眼于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审判工作监督、基层法院检察院建设等普遍性问题,听取专项报告,对“两高”工作既监督又支持。关注一次“听取”,也许看的是“热闹”;但放宽视野,把这项工作放在5年的时间段内,放在两届常委会任内来考察,人大监督工作便会跃然纸上。但这一点,非内部人士并不熟知。正是记者对这隐蔽点的一挖,才使人大监督工作被有目的地公开“曝光”。

    从反馈情况上,报道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让公众对人大监督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的美中不足是新闻表现不足,作为一篇通讯,在写法上不够鲜活,缺少了阅读的轻松,降低了新闻的感染力。不过,瑕不掩瑜,记者对于新闻的挖掘功力,无论广度与深度都有目共睹,内容的权威性更让人信服,应该说是一篇质量上乘的人大新闻报道佳作。(作者系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第十九届人大新闻奖评委)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年6月1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