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有个共识:“人大制度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尤其是每逢全国人大换届时,盘点人大制度5年来的历程和成就,历来是各家媒体高度重视的选题。常规报道最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如何在展示风貌和成果的同时,又能够吸引读者,达到有效阅读、有效传播?《构筑法律根基 锻造雄师劲旅》一稿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读完这篇报道,可以总结出三条成功经验:
1.精心谋篇布局,阐释重大主题。
解放军报姓“军”,首要关注的主题自然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军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军事法制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精心谋篇布局,选择军事法制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入手:部队师出有名的法律依据、依法从严治军的法律规范、维护国防和军人军属权益的法律保障。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说话,穿插新闻背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不仅集中展示了军事法制建设的累累硕果,而且在来龙去脉中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读者对人大的信心和信赖。
2.贴近实际工作,贴近普通读者。
对人大立法工作的报道,容易出现面面俱到、不深不透、枯燥空洞等问题,这篇报道坚持“贴近实际工作,贴近普通读者”的原则,选题精当,条理分明,要言不烦。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对军队提出了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大课题,比如参加抢险救灾、出国维和、与外国军队联合军事演习,军队在执行任务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同时,这也是军内外读者普遍关心的话题。作者对这些热点问题一一作了言简意赅的分析介绍。
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则是部队官兵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篇报道通过典型事例和宏观背景介绍,展示了人大立法和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成果。
3.材料运用得当,文字洗练抓人。
从整篇报道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采访,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作者对材料进行了加工提炼,使文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篇文章丰满流畅、可读性强、可信度高,为读者梳理出了5年来军事法制建设的主要脉络。
这篇报道文字洗练抓人,如“5年风雨兼程路,5年硕果压枝头”、“兵马未动,法律先行”、“边关托付你,家事交给我”等等,使容易显得枯燥乏味的成就性报道跌宕起伏,气势不凡,引人入胜。
当然,也许是因为作者考虑到篇幅限制,这篇文章在细节描写上略显不足,如果再增加一些生动故事、个性语言,对宏观主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观表述,将会使文章更贴近读者,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作者系解放军报时事部主任、第十九届人大新闻奖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