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十九届人大新闻奖评选广播电台作品(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一等奖获奖作品

人大特别报道:走进《CRI会客厅》

作者:集体创作 责任编辑:集体创作 刊播登载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国际在线网站 推荐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6-0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RI会客厅》节目版头出

    (音乐渐起)

    探寻人物思想,追问新闻本源,开放空间,独家访谈,CRI FACE TO FACE

    CRI会客厅。

    (音乐渐弱)

    系列节目版头出

    (键盘敲击声)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一个政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这样写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出 逐渐高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八方声音,共话中国发展。中国民主党派高端系列访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CRI会客厅》,隆重推出!

    

    本期片头

    (音乐渐起)

    主持人:周主席,刚才我们在访问之前,在和我们台长的会见中,您说到和国际台还是非常有缘分的,是吧?

    周铁农:是的。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和国际台有过接触,当时我在齐齐哈尔当副市长的时候曾经和国际台有过非常好的合作。

    主持人:至今我们的画册上还保留着您给我们获奖听众颁发奖品的照片呢。

    周铁农:那是后来的事情。

    主持人:是后来的事情了。

    (音乐止 相机快门声)

    旁白:郭丹专访 本期人物——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周铁农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片花

    旁白:周铁农,193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3年周铁农告别心爱的学术研究,出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副市长,他的从政之门,由此开启。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我知道在您的人生当中有几个转折点,您认为哪几年是您比较重大的转折点?

    周铁农:我的一生当中呢,要大的分的话到现在为止,大概是四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就是做学生,从小学念到中学,然后再念到大学。第二个段落就是做教师,就是毕业以后,在二十三年的时间里面,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第三个段落就是做政府官员,将近十五年的时间,是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和黑龙江省的人民政府担任副市长和副省长的工作。第四个段落,就是到民革中央,专职做党派工作。最大的转折应该是在1983年。

    主持人:83年?

    周铁农:那就是从教师变成了政府官员,这是在我人生当中可以说是最重大的转折了。

    主持人:那么应该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年间。

    周铁农:我这个转折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产物。

    主持人:产物?对,应该这么说。那么91年您是加入了民革中央?

    周铁农:91年我加入了民革,92年在民革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民革中央的副主席。

    主持人:那到了98年您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民革中央的常务副主席,到现在应该是十年的时间了。

    周铁农:十年的时间了,对。

    主持人:那么您可以说见证了民革中央将近三分之一的风雨历程,可以这么说吧。

    周铁农:应该说从时间段上来说,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时间,但是要从民革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我觉得我在民革工作的这段时间,应该说民革在历史上是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这么一段时间。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讲?

    周铁农:因为民革在成立初期的时候,主要是参与新中国建立的一些活动和新中国的建设,但是,到了57年以后,民主党派在我们国家社会当中所起的作用,就相应地随着整个政治环境的变化就很快地淡化了,在文革当中更是完全停止了活动。应该说民主党派真正在我们国家社会当中发挥重要作用那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而恰恰在这段时间我有幸加入了民革,而且参与了党派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您在参与民革中央一些工作的时候,作为民革中央的主席,我知道您本人非常重视民革发展的这种特色之路。那么在民革中央的这十年间,您认为这种特色的根本是什么?

    周这席:一个党派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国除了中国产党之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这八个民主党派呢,它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参与多党合作这样一个大的政治架构,同时履行着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但是各个党派也有各自不同的一些情况,因此在工作当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就是各个党派共有的追求。那么作为民革来说我觉得也是一样,民革和其他党派的区别我觉得从结构上主要有两条。第一条就是民革他的成员在早期的时候,大部分是国民党撤离大陆以后,所留下来的国民党中的一些民主派,或者一些进步的人士,他们陆续加入民革,成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那么这些人呢,有很大的特色,就是和国民党有着一种很天然的联系。第二个特点呢,就是我们和其他别的党派有很大的差别,就是我们不是局限在某一个专业的界别,比如说像民盟他们在教育界的人士比较多,像九三他们在科技界的人士比较多。

    主持人:比如致公党,主要是归侨侨眷这样的。

    周铁农:那么作为民革来说呢,我们从人才的分布面来说,应该说是比较广泛。所以历史上有很多人把民革称为“杂家”,应该说包罗了各方面人才。

    主持人:就是说他不像别的民主党派那种界别特色非常明显。

    周铁农:是的。但是由于他和国民党之间的这种联系,他在政治上的特色又比较突出。我们民革原来这种出身所形成的特色,随着历史的推进,现在应该说是越来越淡,因为和国民党联系的人士现在大陆上也越来越少。那么我们就在想民革如何保持自己的这种特色。原来就中国国民党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那么中先生对整个中国的前途有他的很长期的思考,也有他的理想,也有他的很长一段时间的非常成功的一段实践,所以我们就把继承和发扬中先生的精神作为我们民革最基本的特色来加以弘扬,而这种精神我们把它归纳为三句话,就是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因此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就是民革现在在政治上一个最基本的特色。

    主持人:民革在特色之路上,两岸关系这当然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对不对?

    周铁农:由于有了这样一种在思想上和在组织上的、人员上的特殊关系,因此民革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整个国家的统一,把祖国统一作为我们工作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上的特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所以现在促进祖国统一这件事情始终是民革在工作当中一个非常重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我们的一项工作任务。

    主持人:关注两岸关系我知道从以前的跟国民党有渊源的这些人的天然的这种联系,从那样一个工作重点转向了现在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据说我们已经组织了五期两岸之间青少年的互访。

    周铁农:是,这个转折我觉得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这个转折始于2000年在台湾实现了所谓的政党轮体,就是国民党从原来的执政地位变成了一个在野党,民进党上台执政。民进党上台之后一方面加剧了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危险,同时使民革做对台工作的重心也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新的转变。根据中央提出的寄希望台湾人民的工作方针,因此我们也工作的重点和重心就开始转移,这个转移用我们的话来说是三个方面的转移。一个从原来的高层,就是国民党的高层,向基本群众这个方向去转移。第二个转移就是从我们原先主要在北部,因为我们的关系主要在台湾的北部,向南部转移。第三个转移就是刚才您说的从原来年纪比较大的,就是历史上我们有关系的这样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士,向青少年转移。在这个转移当中我们可以说创造我们工作当中的一个品牌,邀请台湾高校的一些杰出青年,组团到大陆进行参访,到今年为止,我们刚刚接待完了第六批台湾高校的叫作“杰出青年大陆参访团”,我们简称为杰青团,现在已经接待了六批,人数大概将尽三百人。

    主持人: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亲眼所见中国的发展?

    周铁农:目的就是让台湾的青年人要了解大陆、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中华民族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这种感情。因为现在在台湾民进党当局他们在走分裂祖国这个道路上一条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搞去中国化,就是努力地去冲淡台湾人民对中华民族这种民族的感情,而这个工作,最容易收效的应该说在青年一代,在青年一代,因为青年人和大陆分离的时间比较长,对大陆了解也比较少,因此我们就是要抓住这种联系,让他割不断这种联系。所以我们把很大的工作精力放在年青一代上,让他们到大陆来知道他祖先是在哪,知道他们祖先的文化是一个什么样子,也让他们对大陆的情况,包括政治情况、经济情况、文化情况、社会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来增强民族之间这种情感。

    主持人:让他们保持对根的认同,应该说是。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片花    

    旁白:2005年,《中国的参政党》一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本由参政党自己编写、介绍中国参政党的第一本书便是由周铁农担任主编的。这与周铁农关于参政党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执政党的忧心颇有关系。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周主席在加强自身理论建设的同时,执政党的经验为民革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方向?

    周铁农:我觉得我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建设的执政党,也正因为它强调理论建设,强调用正确理论来指导实践,因此中国共产党才始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世界整个形势发展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使中国人民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然后现在又取得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那么我们从执政党的身上看到了理论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觉得参政党要想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也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因此多年来,民革,我们始终致力于对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理论的探索,我们也积累我们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认识,希望把它能够总结出来供给我们党内的同志来进行很好的学习。那么这本书除了这个目的以外,我们也有另外一个目的,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就是希望把这本书缩写以后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向世界其他别的国家来介绍我们国家这种既有特色又有优势的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我想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对广大的海外听众对中国民主党派的了解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周主席,您不但重视民主党派理论的建设,您还非常重视一个加强训练民主党派人士干部这样一种做法。那么在全国政协您提出了一个要加强训练民主党派人士干部的想法,这个初衷是什么呢?

    周铁农:我觉得这是从我作为一个党外的干部到政府任职以后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首先想到了。就是说我原来一直在学校里面教书,应该说教书的时候对我如何做好教师,我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也有很多的经验。但是一旦把我抽出来到政府工作的时候我就面临完全陌生的一个环境和工作的内容,所以开始的时候,应该说工作面临很多困难。那么我就想到多党合作需要我们更多的党外的人士、党派的人士走上各级政府的领导岗位,或者其他别的工作岗位,这也使我们现在多党合作制这种政治制度的需要,但是多数的民主党派的干部和其他的党外干部,他往往是在科技战线在教育战线或在其他战线从事一些专业的工作,他缺少这种行政工作和党务工作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对党外干部的使用,或者说使用了会影响到他所担负的这一方面的工作。因此从这样一个情况出发,我大概比较早就提出来了希望中央能够强化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和训练,而这件事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各民主党派自身他没有这样的能力来做这件事情,因此我提出这样的建议,这个建议我觉得受到了中央的重视,现在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培训我觉得已得到很大的加强。我们民革作为一个参政党,我们在积极地配合,譬如说我们每年选拔几批我们地方民革的同志到中央社院、或到各级社会主义学院、或者到各级行政学院来进行学习,为选拔更多优秀的党外干部参与各个部门和政府的工作来做好在人才这方面的准备。

    

    (音乐渐起)

    片花

    旁白:周铁农的建议提出之后,中国文革以来第一批国家部委正职非中共人士先后出现。

    2007427,当时的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万钢出任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2007629,无党派人士陈竺出任中国卫生部部长。

    一时间,来自中国民间的积极关注使“党外干部培养”从一个政治议题逐渐演化成为一个街谈巷议的社会话题。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应该说现在我们政府部门正部级干部中已经出现了党外人士,

    周铁农:是。

    主持人:这个可能跟您的提议是不无关系的,应该说有您的贡献。

    周铁农:这个不好这么说,但是我想和中央十分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主持人:那么随着担当政部级正职的民主党派人士的出现,您认为他们会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周铁农:应该说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的部长,他首要的职能就是履行好部长的职责,但是他又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或者无党派的人士,因此他的工作又直接牵扯到我们整个国家这种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因此这些同志就和我当时在政府工作是一样的,肩负的实际上是一个双重的任务。因为他是一个党外人士,他必然和很多党外人士有着一种很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他履行职能的时候,他就会更多的去听取这些党外人士的一些意见,那么这就体现了民主党派对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履行了民主监督这样一种职能。所以我觉得这种做法有利于我们这种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有利于使我们各个部的领导同志能够更广泛的了解社会的情况、了解民情、了解特别是党外人士在某些方面的一些意愿和一些要求。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么说,从正部级干部的出现、党外人士的出现,我们从原来的议政,现在是真正的参政了,可以这么说吗?

    周铁农:因为参政形式是很多的,比如说原来很多党外人士在政府或者在国家的各个部委担任副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参政。从我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来看,我们在做副职的时候实际在分管的这一个方面也是有职有权的,也是完全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或者才能上的一些特长。但是作为正部长,他是在一个方面的一个主要的决策者和领导者,那么当然他的情况就和副职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说明我们吸收党外的人士到政府的各个部门来工作,不仅仅是担负某一个方面,而且也可以承担带有全局性的一些工作,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多党合作在参政这个问题上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而且我想在部委里面担任正职的党外干部的数量可能今后还会增加。

    主持人:还会越来越多。

    周铁农:越来越多。

    主持人:那么关于民主党派人士干部的建设和培养,您预计前景会如何?

    周铁农:我觉得这个前景会是非常乐观的,一个是现在中央已经在做了很多的工作,很多党外的干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通过国家的培养和培训在不断的成长,另外各个民主党派自身也非常重视培养和选拔一些优秀的干部到国家的有关部门去参加工作,同时我们整个多党合作的制度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大的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好,培养的前景也越来越好,更多使用党外干部的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

    主持人:周主席,人大、政协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您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您对今年的两会有什么样的期许吗?

    周铁农:今年的两会我觉得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工作、通过人大的工作、通过政协的工作,来贯彻和落实好中共十七大的精神,我相信这次两会特别是人大的会议,我们将要听取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今后一年的整个工作目标,我觉得会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非常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而且能够全面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样一次人大的会议和政协的会议。

    主持人:那么现在我们回到民革,在进入全新甲子这样一个时机下,民革要想走得又稳又快,您认为最大的挑战将会是什么?

    周铁农:最大的挑战就是随着多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这要求我们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适应新的任务,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参政议政的能力。因此我在向总书记汇报我们民革在下一阶段工作的时候,我说了三句话,就是我们第一,要牢牢地把握要提高能力和水平,这样一个关键,来搞好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样一个主题,来进一步做好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要牢牢的把握政治交接,这样一条主线来搞好民革自身建设。

    主持人:要访问您我上网站查了一下您的资料,我很少能发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全家福,但是我却发现了您的全家福,您夫人以及女儿女婿还由您的小外孙,您对您的家庭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我看到有些报道说您对您的小外孙非常钟爱是吧?

    周铁农:应该说是这是人之常情,大概所有的祖辈对自己的孙辈都是非常钟爱的,我当然也就不例外。而且我这个家庭因为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结构,我女儿是独生女,我外孙当然也是我女儿的独生子。

    (结束曲渐起)

    主持人:您很早就实行计划生育了,是吧?

    周铁农:哈哈,我管了十五年的计划生育。

    主持人:是这样的。这个时间您出任了民革中央主席,最想实现的心愿是什么?

    周铁农:我最想实现的心愿还是希望我们的民革在搞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这个工作当中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民革作为一个参政党的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是我在这五年当中,最想完成的一个心愿吧。使我在五年卸任的时候能够向新的班子交出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希望能够如此,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各个方面的帮助,其中也包括国际台对我们的帮助。

    主持人:还是离不开我们的缘分啊,好,非常感谢周主席今天亲临我们会客厅接受我们的访问,谢谢周主席。

    周铁农: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听众。

    主持人:谢谢。

    (结束曲渐弱)

    

    

    

    

    

    

    

    

    

    

    

    

    

    

    

    

    

    

    

    

    

    

    

    

    

    

    

    两会上的“新主席”

    ——CRI会客厅》中国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系列专访之二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严隽琪

    

    《CRI会客厅》节目版头出

    (音乐起)

    探寻人物思想,追问新闻本源,开放空间,独家访谈,CRI FACE TO FACE

    CRI会客厅。

    (音乐渐弱)

    系列节目版头出

    (键盘敲击声)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一个政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这样写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出 逐渐高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八方声音,共话中国发展。中国民主党派高端系列访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CRI会客厅》,隆重推出!

    

    本期片头

    (音乐渐起)

    “这五年呢,可以用这样八个字就是‘时不我待,与时俱进’。”

    (相机快门声)

    “我们做科研的时候,要求求异,跟别人不一样,但是到管理工作,我越来越感觉到求同很重要。”

    (相机快门声)

    “被人需要是幸运,被人信任是责任。”

    (相机快门声 音乐止)

    郭丹专访 本期人物——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严隽琪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严主席,我知道您原来是做高校的治学工作、科研工作,那么后来做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副市长,去年12月7日,当选为民进中央的主席,您觉得这几个身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严隽琪:我想呢岗位不同,它的具体任务不同,它的行为方式不尽相同,它所处在那个组织形式也不同,同时它所掌握的资源也不尽相同,所以有很多不同。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做科研的时候,要求求异,就是要说明你和别人不一样,跟前人做的不一样,那么你的研究才有价值,你去申请课题,人家才会给你拨经费,你说出自己不同,人家才承认你工作有价值。但是到管理工作,因为我后两个岗位,管理的色彩更浓,实际上,在科研的同时我已经在管理大的团队,管理大的学院,在管理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到求同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事业是需要一个团队,而且更多的人大家齐心协力去做,不管具体的意见有什么分歧,但是我们根本上都有相同的地方。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一个管理者就要把这个“同”极大地发扬,我就举这点例子来说,是有各种不同。但是随着人生角色转换,现在回想啊,尽管那么多不同,但是有很多相同的规律,比方说,你都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在任何岗位上你都要探究这个岗位它面对什么样的客观规律。第二,都需要求真务实,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对任何岗位都会成立的。再有就是要团结,发挥集体力量,所以我想,之所以我能在角色中间转换,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就是这些共同点,就使我前面岗位的积累到新的岗位发挥作用。

    

    片花

    (音乐渐起)

    旁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严隽琪1986年获得了丹麦技术大学海洋工程系博士学位。1981年起她在上海交通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2001年5月至2007年2月严隽琪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2年12月她出任民进中央副主席,2007年7月任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五个月后,在民进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严隽琪高票当选为民进中央主席。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严主席,我想问您从您内心深处来讲,教授、市长、主席您最喜欢哪个角色?

    严隽琪: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其实我倒还没有认真考虑过。我大学毕业四十年,前十年是在煤矿劳动锻炼。后三十年就完全和改革开放是同步的,因为我78年念研究生,文革以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我回母校。

    主持人:就是刚刚改革开放啊。

    严隽琪:所以你后面提到的这三个角色全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给了我机遇,所以我一直认为个人很渺小,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同步的时候,你的天地是无穷广阔。那么这些角色呢,应该主要都是角色选择了我,就是随着你岁月的流逝,随着你人生的积累,随着你客观的需要,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如果一定要说呢,我想起来这三个角色可能就是那个教授,因为我学生时代、青年时代的梦想,是做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工作者,我是看她那个精神,看她那个成果对人类的影响,当时并没有想她的身份,因为你这个角色提到的某种是身份,所以我并没有想她是大学教授、副教授,还是博导、还是院士,没想过,但是我真是想做这个事情。很荣幸的是我86年留学回来以后,“863计划”启动,给了我科学研究一个非常大的舞台,所以我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每天都感到有新东西在等着我,不时的会有成功的喜悦,所以我过得非常充实,极大的满足,我认为我就这样走一辈子了。但是,没想到要我当副市长,没想到现在要我当主席,所以我想要说一句话就是被人需要是幸运,被人信任是责任,这两句话就是我不断接受我角色变化的一个对自己说的话。前面两个角色已经过去了,过去的角色我都觉得是非常宝贵的,都让我留恋。

    主持人:那么严主席,您觉得女性在处理政务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吗?

    严隽琪:我从小,我是五姐妹,没有兄弟,所以我母亲教育我们呢,从来就是女性不必不如男,所以我念的又是女中,上海的重点中学。一直以来在求学过程中,在工作过程中,没有想过自己是女的就比人家弱,觉得完全是一样的。现在想起来唯有当副市长时这个女性性别起了一点作用,就是说我们规定每个班子里面必须有一位女性,所以我想可能是这个规定,优秀的人很多啊,上海一千三百万人呢,那么可能这个为我加了分,最后选择我当了这个女市长。其他呢,我认为这个岗位和我女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也在想因为科技的发展特别从事脑力劳动以后,这个体力上的差异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所以男女之间的差别在这个本身生理上,这个岗位好像不是太明显。那么对于家务呢,因为女性必然承担了家务的角色,但是我很幸运的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婆婆,特别是我婆婆非常支持我,就是我出国留学的时候,孩子很小就留给我婆婆带了。这里就是如果说你比较,任何人也不一定是女性啊,就是心态比较好,比较多想别人的好处,多念别人的好处,别人自然就很愿意帮你,一帮你之后你就比较容易摆脱一些苦难。所以在家庭里面就是我的长辈很支持我,使我摆脱了很多家务的羁绊吧,使我义无反顾地出国留学,回来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么我先生当然有一段时间也觉得我不必这么样辛苦,但随着时光流逝,有一种基本的谅解之后呢,家庭就变成我的一个港湾,我想这些对一个女性都是很重要的,毕竟你是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也不希望任何一个角色有所缺憾。但是我觉得女性呢,比较坚韧,我自己觉得比较坚韧,而且至少我是这样的,很重视团队的合作,我觉得个人呢,只有在团队合作上,个人自然就有所成就,所以这个可能就是一个坚韧,一个注意感情的融洽、和谐。

    主持人:亲和力强。

    严隽琪:亲和力是别人评价我的,我是很希望我的环境是一个很温暖、大家是齐心协力的环境。

    主持人:您做了副市长,作了民进中央的副主席、主席之后,您还仍然保留着您原来的爱好吗,有时间吗?

    严隽琪:我想时间就像海绵挤水一样的,你只要愿意,总是可以找到时间的。其实我到北京一年多,当然一方面因为气候变化,离开亲友,工作环境陌生,我也有精神上的压力,所以我就到处去看北京的好,北京的大公园啊,而且它的文化设施特别多,从这方面寻找我的一些养料吧。而且我会保留我的一些习惯,写一些小东西,从小有一个爱好,就是朗诵。

    主持人:朗诵?

    严隽琪:对,朗诵,我现在的普通话已经退回去了,上海口音太重了,在我小学中学的时候,我一直是领诵的。

    主持人:您在这是不是能给我们朗诵一首小诗,或者是您到北京以后您刚才说经常写一些小的文章,您朗诵几句。

    严隽琪:不,不,不,这个,就是说如果当时有广播学院的话,说不定我就去考广播学院了。

    主持人:哎呀,那就是我的老前辈了,我就是广播学院毕业的,您能不能朗诵几句?一首小诗。

    严隽琪:因为呢,我写诗呢,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呢,就是在比较孤独的时候,有冲动的时候,因为我自认自己只是一个个人爱好,所以在丹麦留学的时候,我写过一些,因为一个人在那边嘛,所以我起个名字叫“两自”,自己的自。

    主持人:两自?

    严隽琪:就是自娱自慰,就是完全给自己看的。但是这次呢,春节的时候,我们要寄贺卡,我就临时写了一首打油诗吧,我只能叫它打油诗,我就在这里也是给郭丹吧,也是给听到我声音的同志:“春风送暖佳节临,一只贺卡祝福情,家和事兴君如意,国泰民安送清平”。

    主持人:太好了,我们听众朋友可能感受到了我们的严主席年轻的声音,充满着激情和活力,那么我想问您,在您一生中最孤独寂寞的是在您留学丹麦的两年中吗?

    严隽琪:那两年是蛮孤独的,你看抛夫别子,远离故土,而且在那里呢,我是八十年代初,对中国不是太了解,文革结束以后他们觉得中国很落后。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深深感到,我的表现不仅仅决定了我自己的声誉,也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大家对中国人的看法。所以我是没日没夜的在学术上我相信不能比别人家差,只能比人家好;另外一个在待人接物上,要不卑不亢。但是在一个人的时候难免想家,难免觉得委屈,当时我手里就是一本《唐诗一百首》,我在孤独时就翻翻它,翻翻翻翻自然而然我就模仿它写一点东西了,我有时就自己写在自己的那个板上自己看,他们也不知道我在写些什么。

    主持人:这个后来对您人生经历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严隽琪:我一直说经历就是财富,我那十一年的煤矿劳动锻炼给了我很大的财富,我就知道时代不进步,个人的才华是得不到发挥的,所以只有国家整个好了,环境好了,对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感受。第二个感受呢,因为当时也不让我做技术工作,我是属于不可信任的人嘛,所以我就觉得那个都承受过了,那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所以我为什么说被人需要是幸运,被人相信是责任呢?这的确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是这个经历给我的,所以给了我工作人家是想信你呀,对吧,是需要你呀,你只有感到幸运,你不能再说这个工作多苦多累。

    主持人:所以您很珍惜这个机会?

    严隽琪:我想每一个对我的需要都很珍惜。

    主持人:应该说在几个角色的转换之中,您已经非常好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是这样吧?

    严隽琪:对,心态很重要,人家给我评价就是心态,我说我不管岗位怎么变,我在当选做主席的时候,要我即兴讲几句话,我也说了,岗位是会变化的,其他都会变化的,但是我的政治信念不应该有变化,报国情怀不应该有什么变化,另外我对人生应该是一种平淡的心态,这种平淡的心态也不应该有变化,所以我想我就是这样来支持我的人生的角色变化吧。

    

    片花

    (音乐渐起)

    旁白:严隽琪平静地见证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她也在冷静地审视着民进的历史与未来。就在这次出任民进中央主席的即席讲话中,严隽琪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六十二年历史中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一个“最好”一个“之一”在她眼里是压力也是机遇。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那么在民进62年的历史中,我想知道这个最好体现在哪?

    严隽琪:最好之一,这是我作为新任的主席,对前面十年这个领导班子,主席带领民进创下了那么好的基础的一个由衷的评价。这中间最主要的是有一个时代背景,一个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参政党,离不开这个时代,我们这十年的时代是在改革开放深入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事业大发展,只要看去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公开发表,这是让世界知道中国政党制度历史的演变,它的必然产生的根源,以及它在现实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个就是我们民进能处于最好发展时期之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一个,我们民进的自身建设,在逐步的规范化,程序化,因为有这样好的背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而且共产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伟大工程,这是在十七大里面,专门列为一章,而参政党建设必然离不开共产党建设,他们是互相促进的,所以共产党的建设也对参政党建设起到了一个榜样吧,起到了促进吧。我想再有一个就是参政议政,就是要发现问题,要提出建议,现在这个社会经济发展,改革深入,不断遇到新问题、新矛盾,我们走的是前人所从来没走过的路,也是世界上找不到一个现成的路,所以在这十年中间,就给了我们参政党发挥作用的一个巨大的舞台,这些就使得我们民进的发展,处于了历史最好的时期之一。为什么“之一”呢?我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用,我们很难说,很难用绝对的字眼来描绘,但是之一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同时这个说法实际上对我们新任的班子是一个压力,前面是最好的,那你会做得怎么样呢?我想这也是我们用来勉励自己的。

    主持人:推动自己不断地前进。

    严隽琪:对,不断前进。

    主持人:那么回顾我们民进过去五年的工作,根据我们界别的特色,我们是由教育、文化、出版界的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那么我们在推进出版业的改革、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有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了很多提议和建议,正像您刚才说的。您觉得这五年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提案和建议?

    严隽琪:正像您说的,民进的主要界别特色是教育文化出版,所以我们会员分布比较集中在这些领域,很自然就成为我们民进参政议政的重点,我们在会上叫它“老阵地”。

    主持人:老阵地?

    严隽琪:老阵地,嗯。但是随着形势这个发展,老阵地上不断面临新问题,而且老阵地上的新问题往往会涉及经济、科技、医卫、司法、三农、环境等等问题,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涉足新领域,才能真正解决老阵地的问题,要拓展眼光,要提升能力,所以我想在这个方面,我们会继续做好。应该说,我们在这个老阵地上,无论是在立法问题上,以及三农问题上,怎么样加大对我国出版业的支持,中国文化怎么走出去,我想这些呢,应该都是我们在过去五年中,提了很多建议,献了很多计策。我想在新的五年里面,如果说,用一句话来说,“巩固老阵地,开辟新领域”,这是我们上一届主席提出的,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反映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老阵地中要面对新问题,要在老阵地和新领域的结合中,去开辟新领域,继续发挥我们的特色和优势。

    主持人:严主席,我在做八个民主党派系列访谈的时候发现,八个民主党派大部分都提出了三农问题,那么我们民进在三农问题上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严隽琪:三农问题,我觉得我们界别特色是教育和文化,特别在教育,我们过去五年做了很多工作,比方说呼吁免费的义务教育啊、呼吁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啊。我想这个农村教育,因为教育十七大把它列为民生,之所以民生,就是执政者必须保障的,才叫民生。因为这是执政之基,所以可见共产党把教育已经放在了这样重视的地位,那么我们以教育为特色的,我想会继续关注,因为这里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教育改革还要继续推进,这是个永恒的课题,所以三农里面有农村教育。现在上学交费免除了,上学难缓解了,但是还有个办学,办学难的问题是不是真正全部解决了,我们觉得这里面有很多问题。经费,办学要办好学的问题,所以这是一层一层来的,绝对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必须把教育和其他领域,人事制度的改革啊等等,我想这是我们会继续关注的。另外呢,农民要致富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结合当地的基础来谈农村致富,如何教育科技、以科技扶农、以教育富农,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就是均衡化的问题,区域的均衡,东部沿海,我从上海过来,上海有上海的问题,有很多难点。但是西部有西部的特点,它的问题有西部特点,所以我们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过去五年就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今后我们还会重点在区域平衡方面我们会更多地关注。还有就是文化的问题,十七大提出这个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我觉得太重要了。人在温饱解决以后,要靠精神在支撑的,这个精神对我们当代中国人来说,对全球华人来说,我觉得是我们的一个精神纽带,所以我想我们以文化为特色的民主党派更应该在这方面多做贡献。我们最近呢也会跟中央提出来是不是把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和弘扬中华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做好养成教育。使这样一些中华,一些传统的很优秀的一些文化的理念能够通过日常的生活,日常习惯深入青少年的心里。

    主持人: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说,刚才您说的文化建设是我们中国民主促进会今后这一段时间关注的重点和调研的重点?

    严隽琪:是。

    主持人:那么您有一个怎样的期望?

    严隽琪:我想呢,我们一步一步去做,其实现在很多问题就是要找准切入点,因为这是我从一个纯粹学者到一个管理者,就是,求纯粹的真理和具有操作性之间是有区别的。作为一个学者,它必须是百分之百的是真理,一点容不得杂质存在。但是作为管理者,要操作,它要有操作性,那么什么时候操作,从那一点开始操作,操作到什么程度,这就大有讲究了。

    (结束曲渐起)

    主持人:这可能是您体会最深的,从一个科学家到一个管理者、领导者。

    严隽琪:对,这太深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参政党呢,我们既要讲应该怎么做,而且还要提出一个可以怎么做的一个办法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参政党和执政的共产党同心同德,大家来出力的,这里面大有文章。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要集中理出几个我们力所能及的,能够一些切入点,实实在在做一些调查研究。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严主席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特意来到我们会客厅,给我们谈了她人生的一些经历和人生的一些感悟,感谢严主席。

    严隽琪:谢谢郭丹。

    (结束曲渐弱)

    

    

    

    

    

    

    

    

    

    

    

    

    

    

    

    

    

    

    

    

    

    

    

    

    

    

    

    

    

    

    

    

    

    

    两会上的“新主席”

    ——CRI会客厅》中国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系列专访之三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桑国卫

    

    《CRI会客厅》节目版头出

    (音乐渐起)

    探寻人物思想,追问新闻本源,开放空间,独家访谈,CRI FACE TO FACE

    CRI会客厅。

    (音乐渐弱)

    系列节目版头出

    (键盘敲击声)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一个政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这样写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出 逐渐高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八方声音,共话中国发展。中国民主党派高端系列访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环球广播《CRI会客厅》,隆重推出!

    

    本期片头

    (音乐渐起)

    旁白:在人们面前,他喜欢阳光一样的微笑。有人说他如果换下西装,穿上白

    衣,一定是我们身边最经典的老医生的形象。而他开心的说自己本来就是一名大夫。

    从医生、学者、院士到一名政府官员,无论他在哪一个岗位,医者的情怀和学者的

    直率是他始终不曾脱去的色彩。而提起自己2007年最后一个月里的人生节点时,他

    说:

    “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只有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要求自己,才能不辜负社会

    对我个人的期望。”

    (音乐止 相机快门声)

    CRI会客厅》郭丹专访本期人物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桑国卫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桑主席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您有几次公开地在公众场合的亮相,一个是在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的集体采访活动中,您当然是以一党之首的身份出现的。但是在几天之后科技部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您却以一位学术带头人的身份出现,我想知道您从一个医药卫生界的专家学者到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致走上了从政之路,担当了国家药监局的副局长到民主党派的主席,您是如何看待自身这种角色的转换的?

    桑国卫:我本人是学医又学过药,主要是做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和药物研究的,我还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当过内科和临床药理的教授。90年回国以后,就根据国家的需要跟组织上的安排先后担任了浙江省卫生厅的副厅长,同时又成了民主党派农工党的副主委、主委,然后由于工作需要又调到北京担任了国家药监局的副局长,当选为院士,后来又被推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尽管我担任了不少行政职务,要说的话还有好几个呢,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在十五期间,我还是科技部的“863重大专项创新药物” 和“中药现代化”的总体专家组的组长、首席科学家。现在我还承担着科技部的国家重大专项,就是重大创新药物专项的认证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现在我被农工党的党员推选为农工党的中央主席,确实感到如履薄冰,责任很重,深感农工党十万多党员对我的信任,期望和重托。我也感到这对我的要求更高,正像有一位中央领导对我说的:您可不能再光当一位院士了。所以我想我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希望能跟农工党中央的领导班子的全体同志和农工党的全体党员一起努力为我们农工党的工作开辟一个新的局面。我想通过主持人您向广大听众说的就是不管我的身份怎么改变,工作怎样变换,我想我的爱国的热情,我的学术情怀,我的政治信仰不会变。

    主持人:是的,据我所知,您尽管走上了从政之路,但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您心爱的学术领域。在八个民主党派中央主席跟媒体的见面会上,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您曾经表示一方面希望推进农村卫生室的建设,一方面改善农民医疗生态环境,我想知道您为什么在农村医疗生态发展方面这么关注,那么这次两会您带来的议案中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吗?

    桑国卫:我想跟你说一个经历,也挺巧的今年1月25号到31号我带农工民主党的一个调研跟考察的一个组到贵州去,正赶上了冻雨雪灾,我到了毕节地区大方县双山乡沙子村里边,我亲眼看到了村卫生室的情况,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是怎么样一面做着农活一面给病人在挂着吊针的。而且当地的,或者说以前的赤脚医生现在叫做村卫生员就跟我说,他说:“要真想做到小病不出村,就得有个窝,要有一个人”。所谓有一个窝就是要有一间可以从事医疗卫生治疗活动的村卫生室;有一个人是指要有一个能够留得住的,能够用的上的村卫生员。所以我想包括我以前的各种经验,都体会到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或者说根底所在是村的卫生室,如果没有这个的话,你是做不好很多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的。因为这个是要从我们国家国情的实际出发,你不可能想像所有的农民群众都能达到我们城市一样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主持人:就是最基本的条件要给农民朋友提供?

    桑国卫:对对,就是“一个窝,一个人”。

    主持人:“以人为本”应该说是。

    

    片花

    (音乐渐起)

    旁白:从为“病人”服务到为更多的“人民”服务,桑国卫正在摸索中寻找着

    自己的优势。2007年,他在列席中共十七大开幕式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二十个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他说这二十个字是他作为医者、学者的最终理想,更是如今身为“一党主席”最实际的心愿。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以上这五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是您所关注问题的重中之重呢?

    桑国卫: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至今仍然使我感到非常振奋。今年5号我听了家宝总理所作的工作报告,这里边实际和总书记提的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说现阶段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是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的种种问题。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面非常简单的二十个字,我感觉提的都是最具体、最实际、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要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我想我的心愿就是这二十个字。

    主持人:作为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中成立最早的政党,我们农工民主党如何确立这种自身的定位呢?

    桑国卫:您说的挺对的,因为农工党确实是我们国内最早成立的民主党派。七十多年来应当说农工党始终围绕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努力奋斗,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亲密关系,到了现阶段农工党应当说是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我们有十万两千名党员,其中医药卫生界的党员就占了60%以上,因此我们考虑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把推进医药卫生的改革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因而我们很主要的考虑和将来要努力的就是三个方面工作,一个就是推进促进深化我们国家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个就是怎么样更好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一个就是加强生态建设。希望在这三个方面能够更加好地发挥我们农工民主党,我们的医药卫生和科技人才荟萃的优势,能够积极发挥我们的作用。

    主持人:正像您说的,农工民主党是以医疗卫生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所以我们这个界别特色决定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医疗卫生方面的情况。您是医药卫生界的专家,长期以来也在推医疗卫生方面的改革,但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映仍然比较多,您觉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在哪?

    桑国卫:我想难点或者说关键点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四个方面:一个就是政府如何能够妥善处理好卫生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医药卫生服务供给水平之间的关系,又要惠及大众,又要提高水平,一定要处理好。这里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不能脱离我们的国情。原先有很多改革方案提出来的,我想我愿意强调的就是一定要立足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出发;第二就是如何能够调整好利益机制,这是不能回避的,怎么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是要让医院自己谋生、自己创造利益,这个是医改的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这个搞不好,一切无从谈起;第三,如何解决好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说实在的我们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我们的医疗资源甚至比英国伦敦都要好。但是就像我说的,像贵州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加上边区不发达地区等等,那边的医疗资源是非常缺乏,所以这样一个布局和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另外我想有一个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的,就是说怎么样妥善解决比较严重存在的医患矛盾、职业环境问题,应当肯定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大夫都是白衣天使,都为我们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犹豫,我们不能忘记在SARS期间我们临床大夫白衣天使们做出的贡献,就像我们农工民主党就有一万一千多名大夫参加了抗击SARS的斗争,其中两百四十名就担任了各级抗击SARS的领导小组或者是专家组的成员,还有人为此牺牲的,像天津的一位大夫叫马宝章,成了烈士。所以我想我们要处理好医患矛盾,当然现在也存在一些不尽理想的事情,那么一些存在的矛盾,我想主要还是要在医务人员中间提倡技术上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就像我们当年做医科学生一样,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

    

    (音乐渐起)

    片花

    旁白:“全心全意 精益求精”,从二00三年抗击“非典”、二00四年安徽泗县甲肝疫苗群体接种事件到二00五年的“齐二药”及“欣弗”药品不良事件等等,桑国卫一次次用学生时代最初的原则为突发事件把脉,为药品质量把关。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主持人:桑主席您曾担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的工作,而且您在药品质量方面也是也是一位专家,您对目前出现的一些因药品质量问题危害百姓健康的现象怎么看待?

    桑国卫:我又想给你稍微讲个小故事,就是抗击SARS期间吧,就是非典,当时我们国内有一家非常大的科研单位,他们研制了一种可以快速诊断SARS的一种药,我们叫它诊断试剂,他们准备第二天就开新闻发布会,说是两个小时以内可以检出SARS病人。后来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复查以后呢,就发现它灵敏度不够,选择性不够高,就有可能把阳性病人放走,把阴性病人关到病房里面去,在这种情况下面,而且上级非常强烈得希望我们能够批准这个诊断试剂,但是我们还是实事求是地向上面报告了这个情况,然后为上级和国家药检局做出结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天以后,中央的有关领导就做了一个明确的批示,就是既要大力推动科技攻关为战胜非典提供更多的科技手段,又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科学实验,严格认真。我想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事实,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要有两个东西的基本保证,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一个就是要有一个规范的质量体系,包括我们以前讲过的社会上曾经有过一些误会,认为这个不必要或者造成了浪费等等,但这是非常必要的,就是说包括生产的GMP体系,包括安全评价GLP体系,包括临床试验的GCP体系,包括商业流通中间的GSP的质量保证体系,很重要的另外有一个就是我们在药品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为的GRP,就是监管部门的各种活动行为也要有质量保证、质量体系,我想这是最根本的。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提高跟保证我们国家药品技术监督的能力,原来我自己是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所长,对于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从技术上把关,这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所以我当时提出过“为民尽职、为国把关”的要求。所以我想只要能够把规范的质量体系建设好了,只要把我们技术监督能力建设好了,应当说能够管住药品的质量问题。另外一点顺便在这里提一下就是,大家也不要对我们国家的药品质量问题看得那么严重,你过度反应和一些恶意的炒作,那是会很有害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我们国家生产的药品98%左右都是质量相当良好的,所以我想大家应当相信大夫,应当相信我们提供的好的药。

    主持人:最近一直有看到重大新药创新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能解决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什么问题?

    桑国卫:我想这个就不能讲得太复杂了,这是国务院十六个重大专项里面的一个,主要是两大块。一个就是我们打算在十类重大疾病领域中间比方说肿瘤、高血压、心脏病等等等等吧,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等,在十一五期间要研制三十个我们国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那么这样就能保证我们国家的创新药物从仿制为主走向创仿结合和创新为主,这样一个重大的跨越可以实现。

    主持人:我们现在大概有多少药品,百分之多少是仿制的?

    桑国卫:现在我们还是仿制,绝大部分都是仿制的,创新药物不是很多,我十五期间主持的“863”我们创制了二十六个一类新药,所以我们国家那么多药,所以我想绝大部分还是仿制的药。那么第二个就是很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重大专项能够把我们国家的新药的研发能力大大地提高,因此我们将花出超过一半强度的投资用来建设跟加强我们国家创新药物的研究能力,也就是研究平台,所谓的PLATIM,然后我们将支持全国比方说五六七八个综合性的研究平台,再加上若干个专项的平台,包括安全评价的,包括临床试验的,包括药物筛选的,包括做独立药理、作用机理的等等等等。那么第三个我们希望把更加直接跟老百姓有关的二十种重大品种,把它能够做大,做强,质量更好,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低,价格更廉,那么这样三个环节加在一起,我想开展这样一个重大创新的药物的一个重大专项是跟我们国家人民的健康直接切切相关的。

    主持人:可以直接解决我们这吃药贵的问题,看病难的问题。

    桑国卫:起一点作用吧,我想。

    主持人:好,桑主席我们还会到您作为党的主席这样一个身份,您在任这个主席的期间这种阶段性的目标是什么呢?您制定了一个这样的目标吗?

    桑国卫:因为这个最主要的,我想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农工党的主席,所以我就像领导的要求一样不能再总想着自己是个院士,那么我想阶段性的目标当然共同的,你我都一样的,第一个就是我们要非常认真的学习贯彻十七大的精神,然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教育、活动。然后搞好我们的政治交接,使民工民主党始终要成为我们社会的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间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二个就像我刚才讲了好几次的加强自身的建设,包括各方面,最主要的是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识能力、能够把我们农工民主党建设成为一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个高素质的参政党。第三个我想我们阶段性的目标就是要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围绕、始终不敢忘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也是农工民主党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要在深化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实施我们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这些方面充分发挥好我们农工民主党的参政议政跟民主监督的作用。

    主持人:我知道您去年12月高票当选中国农工民主党的主席,我想问您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您的感受,您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词?

    桑国卫: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只有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要求自己,才能不辜负十多万农工党员、不辜负对我个人的期望和要求,我知道我自己各个方面还是比较不能符合大家对我的期望的,但是我想我会努力。

    主持人:您对大的心愿是什么?

    桑国卫:我想我能给老百姓做点事情,我想如果我们孩子上学都有保障,工作都有着落,看病更加方便,后顾之忧更加少,环境更美好,空气更清新,那北京多好啊。所以我想不光是奥运,奥运以后还继续这样。那么能够为这样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辈子我想也就可以了。

    (结束曲渐起)

    主持人:谢谢桑主席给了我们这么一次平和而又温暖的谈话,感谢桑主席接受我们的专访。

    桑国卫:谢谢谢谢,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听众,谢谢。

    主持人:谢谢桑主席。

    (音乐渐起)

    (音乐渐弱)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年6月1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