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十八届人大新闻奖评选

报纸、通讯社作品(评论)二等奖获奖作品

两会永远是新的

何鸣鸿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1-0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今天要闭幕了,辛苦了十几天的记者们各得其所,满意而归。几位熟悉的同行说,虽然这几年每年都参加两会报道,但从来不担心在会上找不到新闻,不愁在会上没东西可写,因为两会永远是新的。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一直被海外媒体看作是中国发展走势的“风向标”。显然,两会上发布、透露的各种信息,是外国记者观察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共有来自世界31个国家135家新闻机构的560名记者采访今年的两会,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不言而喻,他们是奔着两会的“新”而来的。

    一年一度的两会本身算不上特大新闻,但却是产生新闻的重要平台。一部部新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如一个个耀眼的亮点,折射着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追求。两会既是见证“客体”,又是参与“主体”。今年的两会,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中外记者关注的焦点。物权法草案形成历时13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7次,这在我国的立法史上是创纪录的。这些天来,不少代表在会场内外被记者“围追堵截”,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关于这两部法律草案的各种问题。

    两会年年开,新话题年年有。检索近几年两会热点话题的关键词,从国有企业改革、税费改革,加入世贸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民生、和谐、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发现,这些不断涌现的新词、“热词”,记录着我国一路攻坚破难、一路风雨兼程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脚印,触摸到伟大祖国的发展脉搏。

    每年两会,人们在关注议题和内容的同时,也非常关心两会的形式和开放问题。今年的两会以更加开放、透明的新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充分显示出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决心。两会新气象的积极影响,必将会延伸到两会之外,影响全国各地,发挥长远作用。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两会年年开,年年都有新希望。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落实后,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每年两会前,人民群众都真诚地希望通过这种民意渠道解决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每年的两会,也都没有让人民群众失望。希望正在变为现实,而现实又孕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着明年春天的盛会!

    (解放军报 第5版 2007-03-16)

  来源: 中国人大网
责任编辑: 包瓴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