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十八届人大新闻奖评选

报纸、通讯社作品(通讯)一等奖获奖作品

农村低保:代表“质疑”催生的惠民制度

吴道锷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1-06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全国率先实施、惠及全省70多万贫困群众的福建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省人大代表阮培金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贫困人口数字的质疑息息相关——

    20073月初,41岁的福安市上白石镇姜家山村民林丽姿,从银行领出了一家三口今年第一季度的低保金400元。2003年前后不到3年的时间,公公、婆婆、丈夫先后患癌症去世,留给林丽姿的是一堆还不完的债务及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当时,林丽姿对生活几乎失去了信心,不用说还债和供养孩子读书,一家三口连维持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

    2004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对全省范围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数被纳入低保范围。林丽姿一家成为这一制度的首批受益者。“是政府为我们特困群众帮了困。”林丽姿常常对村民主任、省人大代表阮培金念叨。

    在实施农村低保的当年,福建省就有75.5万人口受益。3年来,全省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超过10亿元。

    “2007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1000元提高到1200元,低保对象也由74万人增加到78万人。”33上午,在福安市上白石镇家中,省十届人大代表阮培金兴奋地告诉笔者,这一消息是他从今年的省人代会上得知的。在这次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再次表扬了他:“阮培金代表对推动我省的农村低保是有贡献的。”

    阮培金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数字的质疑会与农村低保这项惠民政策的出台息息相关!

    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一个人大代表的发言

    引发我省的一项重大决策

    2003111下午,福州闽江饭店,参加福建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宁德代表团正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刚当选省人大代表的阮培金对报告中的贫困人口统计数字提出质疑:省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显示福建省贫困人口仅有12.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38%。这个数据让长期生活在农村的阮培金产生了疑问:“我经常到各个村里调查,对贫困人口的比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12.4万这个数字给宁德市都不够。”

    阮培金接着从自己准备的材料中列举广东省的相关数字说,相邻的广东省地方经济发展比福建省更快,其总人口7566万人,贫困人口达411万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43%,相比之下,福建省的贫困人口比率比广东省还低5个百分点;2002年广东省投入的扶贫资金是10个亿,而福建省只投入了3000万元,福建省的贫困人口数字是否正确?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他在审议发言时提出了疑问,同时建议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也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杜绝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情况的发生。

    他的发言,引起了当时正在场参加宁德代表团审议、时任省长卢展工的高度重视。会后,卢展工当即责成有关部门对阮培金提出的贫困人口数字进行复查核实。

    “阮培金代表对推动我省农村低保是有贡献的。”20031221,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小晶到宁德市征求2004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意见,阮培金应邀到会。看到阮培金,黄小晶郑重地答复他,经过省里多个部门将近一年的认真调查,全省的贫困人口经复查核实应为70.6万人。

    200418,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向全省人民承诺:从20041月起,在全省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年底前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2004112,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卢展工省长到宁德代表团听取代表审议发言时讲到:“今年的低保举措是去年宁德代表团阮培金代表提出的,引发我们来解决……”

    全面实施农村低保

    数十万贫困农民困有所济

    这是省委、省政府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并被置于2004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首位。当年2月,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农村低保工作会议,对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铺开进行精心部署。随后省里立即派出350个低保工作组,分赴各地进村入户,开展拉网式核查和现场办公,不到两个月就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并将第一季度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据测算,仅2004年全省所需农村低保资金近3.5亿元,其中近2.14亿元需由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当年,全省纳入农村低保的人数已达75.5万名,约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预期目标,使数十万贫困农民困有所济。

    3年来,福建省累计发放的低保金超过10亿元。

    福建省财力并不雄厚,人均财力和人均支出水平都排在全国20位之后。但福建省却把每年新增财力的60%用于兴办利民惠民实事。

    2006年,福建多次遭遇强台风和强暴雨。当年下半年省里又组织有关部门到各地农村展开调研,考虑增加农村低保标准,缓解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

    2007年,福建省再次将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1000元提高到1200元,低保对象也由74万人增加到78万人。

    2007年1月27上午,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委书记卢展工到宁德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听取意见又一次表扬了阮培金。卢展工说,“我们代表就是应该在充分调查、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履职,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省委省政府一定会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相关链接    

    全国农民迎来“全面低保”时代

    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考察福建时即认为,福建农村低保工作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继福建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山西、内蒙古等省市也先后实施了这一制度。来自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已达23个,在其余8个省份中,云南等5省区 实施农村低保的文件已提交省 区 政府审议,有望近期出台;新疆、贵州、西藏等3省 区 在完善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的同时,也在积极组织农村低保试点,准备向低保制度过渡。目前,全国农村低保对象已达1509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684万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41.6亿元。

    2007118,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上指出,作为在全国较早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福建在保障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摸索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全国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

    在此之前的2006122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决定。

    我国农民就将迎来“全面低保”时代。

    (本文刊发于200739《福建日报》)

    

    

    

  来源: 中国人大网
责任编辑: 包瓴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