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十八届人大新闻奖评选

电视台作品(专题)一等奖获奖作品

春天来信

姜秋镝 万 昆 晏 琴 李子国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1-06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宣传片一:

    大国总理纵论天下,却是从一封小学生的来信谈起

    (现场)

    什么问题让这些年幼的孩子想起了总理,

    罗琳:我想亲自见他(温总理)一面,然后跟他拥抱一下

    什么故事能让总理为之动容,亲笔回信。

    这封信看完,看完以后我就冲出了房间

    暖风拂面,鲜花盛开的季节里,一封《春天来信》为您揭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共同关注即将播出,敬请收看。

    演播室一: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共同关注》。我是忠民。相信很多观众在今年两会结束时,都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以一个令人惊讶的开场白展开了他的话题,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当时记者招待会的实况。

    (现场)总理步入会场

    03:15温家宝:有一个网民写道: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其实,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演播室二:总理收到的这封信来自哪里?他们为什么要给总理写信?信是怎样送到总理手中的?信里又写了些什么,让总理如此动容呢?今天的共同关注,就将向您讲述这封信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解说:温总理收到的这封信来自江西省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这是一所只有不到一千名学生的小学校。校长刘艳琼对第一次看到信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那是她即将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代表大会前夕。

    刘艳琼35:13 31号那天(压画面),罗琳小朋友就把这封信送到我的手上。我也就在那时候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这封信。

    解说:信是学校的孩子们写的,说起这封信,还得从新学期的一堂课开始讲起。

    钟以琛:27:27那节课是叫幸福讲堂,我们上了一课叫谁说了算,我们就了解了刘校长是人大代表,要去北京参加人代会

    解说:当同学们知道她刘艳琼校长将要到北京参加人代会的时候,非常激动。五年级一班的钟以琛同学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钟:然后我就想,要不要送一点什么小礼物、或者花、或者写一封信给我们的温爷爷28:02

    滨江二小老师 张兴玲:00:35:37当时我就觉得特别惊讶,我说这个想法挺特别的

    解说:钟以琛大胆的想法感染和鼓舞了老师,也在同学们中间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钟以琛:送小礼物吧,不知道该送啥,送花吧又容易凋谢

    张兴玲:37:06和孩子们讨论之后,孩子们最后决定,还是钟以琛点子多,点子大王,他就说,他说我觉得写封信,平时咱们想说的话,经常用信,或者电话咱们肯定不行,那就干脆就用文字把他写下来

    17:41记者:为什么要给温爷爷写信啊?

    学生:因为要感谢温爷爷

    002438钟钰琳:我想去北京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定格出字幕:钟钰琳,江西省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一年级学生,六岁)

    记者:人民代表大会?

    钟钰琳:嗯。

    记者:像你们刘校长一样是吗?

    钟钰琳:是。

    记者:然后呢?

    钟钰琳:然后我还想去北京玩一玩,看一看?

    记者:看谁呀?

    钟钰琳:看一看温家宝爷爷

    罗琳:我想亲自见他(温爷爷)一面,然后跟他拥抱一下(定格出字幕:罗琳,江西省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10岁)

    

    演播室三:这些最多不过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想到要感谢国务院的总理,又为什么这么热切地盼望着想要见到他们心目中的温爷爷呢?这封信是怎样酝酿和产生的呢?孩子们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

    解说:10岁的罗琳是参与写信的孩子之一,也是她代表全校同学把信交给了他们的特别信使――校长刘艳琼。说起罗琳,刘校长还有着深深的歉疚。

    罗琳的嗓音条件不错,是学校的小主持人。半年前,刚调到滨江二小的刘校长交给罗琳一个任务。

    刘艳琼48:19参加全区一个大型活动,我给她争取了主持的机会,我就很自然地说,罗琳你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我记得叫她穿一双白色的皮鞋,因为这是上舞台的孩子特别要准备的。我就这样布置下去了,布置下去了这个女孩子看了我半天,不说话。而且我还记得她有一个小动作,就是那个手放在小嘴这里,半天不说话,那个表情是我平时很少看到的一种表情。49:23因为跟她平时那种活泼的表情反差太大了。我当时看了半天,第一个反应就是难道你的家长那么不支持吗?买这身衣服你都不支持,我当时的感觉是这样。因为我原来的那所学校是赣州的名校,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来我边上那个老师就扯了我一下,然后我就说,罗琳你去上个厕所吧。然后她(那个老师)说,罗琳家是不能支付这个费用的,也买不了这些东西

    解说:罗琳品学兼优,性格活泼,谁都想不到,她曾经多次徘徊在失学的边缘。

    罗琳的爸爸妈妈几年前相继下岗,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只靠罗琳的爸爸开摩的赚几个生活费。罗琳的妈妈眼睛高度近视,身体又不好,外公外婆也年老多病,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每年开学前,就是两口子最犯愁的时候。

    罗琳母亲:005015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很着急,这笔学费到那里筹,特别是孩子,她说妈妈我开学,我的学费哪个给我交?听了很难过。但又不好意思说,我们家缴不起学费

    解说:可是,家里的情况,妈妈很少在罗琳面前提起。因此一开始,罗琳非常不理解妈妈的一些举动。

    罗琳:11:35有的书我想买,妈妈不给我买

    罗琳母亲:老师说要什么经常看一下课外书,因为现在的书籍都很贵,买一本书都要几十块钱,你买一下,这几十块钱就几天的菜钱是不是,所以有的时候我不会满足她43:27

    记者:那她满足不了你这个要求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罗琳:001420我觉得很生气,很恨妈妈

    记者:43:27那这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罗琳母亲:我心里在想,我真的对不起我的孩子。她求学的愿望那么高,做父母的不能达到,做父母的是很伤心的

    解说:每个学期的学费,都是罗琳的爸爸妈妈找亲朋好友东拼西凑来的。虽然他们咬紧了牙关想让罗琳好好读书,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去年11月,罗琳的爸爸出了车祸,不能再工作了,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也断了。虽然妈妈早出晚归替人做钟点工,可每个月只有300多块钱的收入,连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都困难。新学期快到了,罗琳的学费怎么办?她还能继续留在心爱的课堂上吗?(隐黑)

    现场:一年级二班的课堂(时空?可否删除)

    解说:六岁的钟钰琳是在2006年秋天刚刚入学的。

    23:30进钟家房间

    记者:你们家小孩子住在哪里?

    钟钰琳父亲:跟我们一起。

    记者:在什么地方?领我们去看看房间。

    钟钰琳父亲:就住这里。钟钰琳就睡这张床。没办法。

    记者:这么大了还睡这张床?

    钟钰琳父亲:是,没办法,夏天外面住不了。

    24:23钟父:我们两夫妻就睡这张床,钟钰琳从小到大就睡这张床,做作业就在这里做,晚上我们拉过灯来,就在这里做

    解说:每天晚上,小钰琳就在这昏暗的灯光下写着作业。小钰琳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弟弟,因为怕吵到她写作业,每当这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带着弟弟去隔壁的叔叔家。到了睡觉的时候,一家几口人都挤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

    001507记者:这床这么小能睡得下吗?

    钟钰琳:能。

    记者:怎么睡?

    钟钰琳:把这个搞下来就行。  

    记者:你放给我看一下?001532

    记者:这样放下来你就可以睡了是吧?

    钟钰琳:嗯。

    001243记者:这张床是不是睡了很长时间的?

    钟钰琳:是。

    记者:睡了多久了?

    钟钰琳:从我小时候开始到大时候。

    记者:那怎么不买张新床呢?

    钟钰琳:买一张新床要很贵,如果再用钱买到新床了,那我的学费呢001328

    解说:的确,一个学期200多块钱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对于很多家庭状况可以的人家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事,可对于钰琳的爸爸妈妈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小钰琳的家在城区边缘的一个村子里,虽然他们还是农村户口,可是却因为紧靠城区,土地都被征用了,(保留)吃粮吃菜都要自己去买,而消费水准又和城里的居民一样。为了能让钰琳跟别的孩子一样正常上学,她的爸爸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学着养猪。

     005526记者:孩子来过这个地方吗?

    钟钰琳父亲:来过。

    记者:她看见了以后怎么说?

    钟钰琳父亲:她说爸爸好脏啊,猪好脏,养猪本来就是脏,天天抠猪粪

    解说:由于以前没什么经验,刚开始养猪也赚不到什么钱,虽然钰琳的爸爸每天都在猪圈里忙活,一家人的日子还是捉襟见肘,小钰琳的新床也就一直没有着落。

    上课06:32钟钰琳:我喜欢吃牛奶、青菜、萝卜/08:52我知道了什么菜里面都有营养,青菜萝卜里面有大米素。(老师告诉你是维生素)

    记者:你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呀?

    钟钰琳: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鸡蛋、糠皮,还有青菜、萝卜。

    记者:那你多长时间没吃鸡蛋了?001407

    钟钰琳:很长很长的时间了。

    记者:很长很长是多长啊?

    钟钰琳:多长我可不知道。

    记者:那你想吃吗?

    钟钰琳:想吃

    宣传片二:一张新床、一个鸡蛋成了孩子们的奢望;一本教材、一个书包在贫困家庭也成了沉重的负担。面对上学的孩子,父母们只能节衣缩食拼命劳作,为的是求知识有力量。这一心愿牵动了国家的政策,这一心愿牵动了总理的目光。共同关注《春天来信》正在播出,敬请继续收看。

    演播室四:我想,看到罗琳和钟钰琳这两个孩子的情况,大家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心疼。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有些孩子就能穿名牌住高楼,吃饭挑肥拣瘦,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而有些孩子却在渴望着一个鸡蛋、一张新床、一本课外书、一件新衣服,甚至还在忧虑:下个学期,还能不能走进课堂?对这一点,他们的校长刘艳琼感受非常深刻。

    

    刘艳琼46:13我有一次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可能去办公室拿些东西了,小朋友觉得特别新奇,就打开钢琴,因为不会弹,就在上面乱敲乱搓的,当我走到那儿时候就非常生气,大声喝斥他们,你们难道不知道钢琴是不能这样随便弹的,你们学钢琴肯定知道刘校长这样讲是对的。说到这儿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坐下来,但是都用那种非常茫然的眼睛看着我。我想他们没听明白这个意思,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我说学过钢琴的小朋友举手。半天以后没有一个小朋友举手的,这让我根本没有想到。因为在我原来从教的那所学校,班上起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孩子在学钢琴,还有另外的在学小提琴,多着呢。可是这个班上没有一个人举手,然后特别惊讶特别委屈的眼神看着我。后来我还做了一次调查,发现这个学校学钢琴或者其他乐器的孩子真是少之又少,甚至寥寥无几。我才知道我错怪他们了

    解说:这件事情深深触动了刘艳琼校长,并促使她对全校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了解。滨江二小是一所不到千名学生的小学校,位于赣州市城乡结合部,许多学生来自城市低保家庭或者城区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与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有着相当的差距。家长们别说为孩子买这买那,就连凑足学费也不容易。因此,有些适龄儿童家庭因缴不上上学的报名费,而不来报名或推迟报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刘艳琼45:06有些拖上一天两天三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是很常见的事。因此教务处那边说统计人数不是很容易的,起码要一个星期以后才行

    解说:可是,今年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仅仅用了一天时间,所有的学生就全部报上名了。

    钟钰琳父亲:32:40带了两百多块钱去的。才交了几十块钱(书本费)

    解说:原来,从2007年开始,国家对所有农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的中小学生,实行免交学杂费的政策,并且为特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教科书。而江西省则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了城乡的所有中小学生,因此,滨江二小的所有学生都不用交学杂费了,还有186名特困家庭的学生连书本费也免交了。

    罗琳母亲:15:25真要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这个学期减免了学杂费和书本费

    解说:一个学期省下了200多块钱的学费,罗琳的妈妈说,她打算用这笔钱实现女儿的一个小小心愿。

    罗琳母亲:我想圆她的梦,生日梦。

    记者:生日梦?

    罗玲母亲:因为她一天,每年到了将近,快到生日的时候,她就会提醒我,妈妈,我想买个蛋糕,一直以来都没给她买过,还是没下岗之前给她买过一回蛋糕,下岗以后没给她买过,我想今年有这么好的政策给她免了学杂费,我想省下的钱,给她买个蛋糕。祝她逐渐成长,圆她这个生日梦010402

    解说:而小钰琳虽然还没有新床,却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玩具。那是爸爸用省下来的学费送给女儿的小礼物。

    记者:001701你这是做了一个什么东西?

    钟钰琳:做了一个公园,小朋友可以去里面玩。

    记者:你去公园玩过吗?

    钟钰琳:我去公园没有玩过,但是我有想象力,我就知道公园是什么样

    解说:小钰琳最希望有一天全家都能住上又宽敞又明亮的大房子。现在,她也把这个美好的祝愿送给了温爷爷。

    002314

    钟钰琳:我想对温家宝爷爷说,谢谢你给我们免了学费、学杂费,还有书费。

    记者:嗯。你怎么感谢温爷爷呢?

    钟钰琳:我怎么感谢温爷爷,温爷爷到北京开会的时候很累,我想让他住一个很好很好的房子

    记者:有什么话想带给温爷爷吗?

    罗琳:温爷爷,谢谢您给我们免除了学杂费,让我们过得很快乐,谢谢您!

    解说:孩子们从父母欣喜的脸上感觉到了快乐,也从父母的快乐中明白了很多。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决定要给温总理写封信,感谢政府为自己免除了学杂费。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

    张兴玲老师:003844我们在这个上方画了一个,这是一朵太阳花,太阳花的旁边是几个蒲公英宝宝,他象征我们少年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快乐的生活,我们内叶打开来呢,颜色也非常的跳跃鲜艳,里面是由一颗大心组成的,这颗大心象征着我们党和政府,旁边的这两个小翅膀上面,就贴上我们孩子平时搞活动的一些可爱的照片,让总理如果能看见的话,可以直接看到咱们孩子这种开心的模样,旁边剩下这两颗小心呢,上面也插上了翅膀,他象征着孩子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插上理想的翅膀,向我们党中央和政府飞去

    解说:老师说,为了写好这封信,孩子们反复斟酌,一共花了十几个小时。

    张兴玲004724当时咱们写这封信的时候,在这呢,就没有这个词,春光明媚,可是孩子们说,他们说春天到了,春意盎然的那种感觉,春意正浓,到处的小树苗正在发芽,他觉得他就得加上这个词能够表现出他这种春天的喜悦的那种感情。

    解说:钟以琛被同学们推选为手抄员,激动之余,他居然接连写错字,一直到第四遍,才终于把信写好。

    钟以琛25:00因为这些,这些字或者这个写信的格式平常我都不会犯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也觉得自己责任很大,所以就觉得那个心情激动,就觉得就非常紧张,后来就导致写错了三遍

    童声念信配学校画面004132敬爱的温家宝爷爷,我们是江西省赣州市滨江二小的学生,在2007年这个春风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到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位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确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爱在人间,我们真诚地请出席十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同学们可亲的刘艳琼校长,带去全校师生对总理的敬意,带去全校师生对政府加大助学投入的感激之情,一千颗感恩的心,将化作具体行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全体师生,200731

    宣传片三:

    孩子们的心愿飞到了北京,可总理如何才能看到?所有的人心中都满怀着期望与不安。刘艳琼采取了什么办法把信送到了总理手中?总理的回信又在那些贫困孩子们中间产生了怎样的回响。共同关注《春天来信》正在播出,敬请继续收看。

    

    解说:信是写出来了,可是怎么才能送到总理手中呢?全校师生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他们的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刘艳琼身上。

    刘艳琼53:54我真的很为难,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它拿出去

    解说:两会期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代表,都十分忙碌。虽然刘艳琼能够在会上见到温总理,可是却根本没有机会把信送到总理手中。

    刘艳琼:56:07小朋友就不停地问老师们,老师们这边就不停地打电话发信息来催促我。我曾经想过放弃,我说就干脆不把它带回来,然后就告诉小朋友说把它送出去了吧。可是欺骗他们我又实在不忍心

    解说:最后,在其他代表的建议下,刘艳琼决定,用最简单的办法:邮寄。

    刘艳琼:我就跑到大会邮局问,我要寄给温总理要寄什么地址,他们告诉我邮编,告诉我地址。可我还是不放心,于是我又连同这贺卡还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工作人员的。我就告诉他们这是一封什么东西,我是代表,我想我的这个特殊身份也许会更快地促进一点。我又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上很诚恳地告诉他我们学校的情况和这封信的来源,也向总理表达了一下我们百姓对总理的感谢

    解说:2007313,刘艳琼寄出了这封满载着全校师生情谊的信。

    刘艳琼57:54我没想到,15号那天,首先接到的是国家信访总局的电话,他们说这封信已经到他们那儿了,他们正在处理,会尽快送到总理的手上。接到这个电话不到两个小时,又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工作人员说,这封信我们已经亲手送到总理手上,总理正在看。/再不到两个小时,这封信就已经由工作人员送到了我的房间

    第一眼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不夸张地说,我真的像孩子一样跳起来,58:49然后仰天躺在床上,然后蹬着双脚把这封信看完,看完以后我就冲出了房间

    解说:更让刘艳琼没有想到的是,温家宝总理还在记者招待会上提起了此事。兴奋之极的刘艳琼在会议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赣州,她要把这个好消息赶快告诉全校师生。

    刘艳琼读信

    刘艳琼同志:你的信和转送的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全体师生的信,今天下午收到,非常高兴。明天人代会就要结束了,请你回校后转达我对全体老师和同学的深深谢意和衷心问候,祝学校越办越好,老师们为人师表,祝同学们茁壮成长。春天到了,鲜花开了。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这段好象温家宝有同期)

    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实况: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刘艳琼01:03:15真的这是一个春天最美妙的旋律,在我一生当中永远都难忘。当我老了的时候,我可以告诉我的孩子,或者告诉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让他们也被幸福鼓舞着

    童声齐念信:春天到了,鲜花开了。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本文播出于2007330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

  来源: 中国人大网
责任编辑: 包瓴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