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未能满足制造强国需求代表建议搭建职教人才成长“立交桥”
广东人大网讯(记者林洪演)“提到职业教育,人们往往认为是只招‘差生’的‘末流教育’。”在3月8日的广东团分组审议中,全国人大代表白天呼吁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打造制造强国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白天关注职业教育问题
欧美、日本等国战后制造业起飞,都与较高的职业教育水平有关。白天表示,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普遍占到高等教育的70%以上。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规模比例约为50%,层次结构不够健全,重普教、轻职教的问题一直存在。
“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纵向衔接上结构不完整、通道不顺畅,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分地区差异、产业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一刀切地被限制在专科层次且无权授予专业学位。”白天认为,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并不能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他建议,要扩大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比例,强化一般普通高校往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支持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丰富和提升办学的层次结构,搭建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和专业研究生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此外,他还建议,要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简政放权,制定高职教育—应用型大学的设置标准,可考虑逐步将高等职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审批权下放至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省级政府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需求自主设立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更好满足地方产业升级需求。
责任编辑: 陈扬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