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罗马7月5日电(记者张磊、史克栋)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晚邮报》、《共和国报》、《新闻报》等主流报纸均用大量篇幅报道了胡锦涛将在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前访意的消息。
《晚邮报》3日在头版配发胡锦涛主席的大幅照片,并以“中国希望欧洲强大,支持金融体系改革”为题用两个整版刊发了该报驻京记者的采访报道。报道指出,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去年的短短7年间,意中两国的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今年前5个月里,中国是意大利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呈现增长的出口市场。胡锦涛主席访意期间将与意大利总统、总理以及参众两院议长进行会谈和会见,并出席意中经贸论坛等。两国还将签署一系列经济和贸易协议,涉及旅游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4日,意大利最大的经济类报刊《24小时太阳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胡锦涛主席访意期间将举行经贸论坛的消息,称一个阵容庞大、由300多人组成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将在胡锦涛访意期间与意大利企业家进行对口磋商,并签署一系列贸易协定。
同日,意大利资深国际问题评论家在《晚邮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希望欧洲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罗马7月5日电(记者史克栋)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意大利经济发展部主管对外贸易的副部长阿多尔福·乌尔索在罗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乌尔索说,胡锦涛主席这次对意大利进行的国事访问意义重大,将有力地促进意大利与中国的经贸往来,特别是他将出席意中企业家举行的经贸论坛,这一定会推动两国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
谈到双边经贸关系时,乌尔索高兴地说,意中经贸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中国不仅仅是意大利产品的出口市场,两国已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国在意的投资不断增加。意大利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尤其在新能源开发、旅游业等方面的投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意大利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意对外出口总额下降19%,但对中国的出口获得喜人成绩,增长了18.9%,可谓一枝独秀。该成绩使意大利企业家感到中国是他们走出困境的希望。
谈到目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意中经贸关系前景时,乌尔索高度评价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他认为,这些政策不仅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还强有力地带动了国际市场的增长。中国市场的稳定对意大利企业非常重要,意企业界普遍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绝对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意大利企业采取了多样化生产,改变产业结构,发挥自己的长处,从原来主要出口终端产品,到现在出口产品的大部分已变为技术含量高的机床设备,从原来出口服装、皮鞋和食品,到现在出口制造服装和皮鞋的设备……
乌尔索还表示,胡锦涛主席访问期间将要举办的经贸论坛可谓史无前例。届时,将有300多名中国企业家来到罗马,估计约有近千名意大利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共同寻找合作机会。
最后,乌尔索充满信心地表示,明年将是意大利的“中国年”,“中国年”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进一步加强意大利人民对中国的了解,这会更加有利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
背景资料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犹如一只长靴斜伸入万顷碧波的地中海,北部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连同那好似脚下足球的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意大利整个国土面积为30.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913万。
提起文明古国意大利,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历史上煊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约1900年前毁于一旦的庞贝古城、闻名于世的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
意大利号称“中小企业王国”,中小企业众多,且专业化程度较高、适应能力强。这些企业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首饰、酿酒以及机械工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意大利服务业、旅游业及对外贸易尤为发达。
中国与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04年,中意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稳固,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取得务实成果。2008年,中意双边贸易总额达38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