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时政要闻>>综合报道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 王岐山出席并讲话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5-19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民日报漠河5月18日电(记者冉永平)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今天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正式开工建设。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开工仪式并发表讲话。

  王岐山首先转达了温家宝总理对工程开工的祝贺和对广大建设者的慰问。他说,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开工建设,是中俄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并直接推动的重大合作成果,是实施中俄关于修建中俄原油管道、长期原油贸易、贷款等一揽子合作项目协议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俄能源全面长期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这一工程的如期建成,必将成为连接中俄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王岐山强调,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环保要求高,工期紧、任务重,各有关部门和全体参建干部员工要高度重视,科学组织,密切协作,精心施工,确保2010年底建设投产。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穿越黑龙江、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1030公里(中国境内段长965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

  中俄原油管道境内段是国内第一条通过多年冻土区的原油管道。冬季严寒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52.3摄氏度。工程北段沿线50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岛状多年冻土区及与各种冻土段相连接的冻土过渡段。其中,漠河至加格达奇段途经大兴安岭林区和多年冻土区,长约460公里。与国外冻土地区管道相比较,存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输送工艺上的差异,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作为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对此设立了多项科研课题,围绕冻土区和林区施工开展的系列专题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制定中。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从陆路进口俄罗斯原油的重要战略通道,有利于我国实现资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为国家提供长期、稳定、可靠的原油资源;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扩大国际油气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2009-05-19
责任编辑: 余晨
相关文章
英国首相会见王岐山
王岐山会见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王岐山会见英国苏格兰首席部长
王岐山将赴欧盟主持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并访英
王岐山会见日本关西经济界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