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人大要闻>>会议活动

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祖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4-08-2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8月27日讯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情况怎样?如何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8月26日下午,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委托,回良玉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了专题报告。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祖就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的有关情况接受了采访。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刘明祖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三农”问题确立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热烈欢迎。
        他说,从我们前段时间赴各地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中央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夏粮增收4.8%,秋粮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可喜变化,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9%,多年来首次出现了二位数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乱征滥占耕地的现象开始改变;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总的看,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是好的。

  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措施务实、可行
        刘明祖说,回良玉副总理作的报告很好。报告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客观地评价了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工作思路,从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价格、加快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积极扩大农民就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救灾和扶贫工作、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等各个方面,就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务实、可行的。
        他认为,要落实好这些措施,应进一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困难和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两个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国家采取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增加。然而,一些基层干部群众特别是产粮地区干部群众担心粮食多了国家政策会变化。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哪一年气候好,粮食就多一点,但从长远看,粮食是不会多的。所以,要依靠市场经济规律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趋于合理。要把对种粮农民的补贴作为一项长期政策,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不断提高补贴标准。要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机制,确保实现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二是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居民住房等都需要占用土地,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增加,用地矛盾必将长期存在。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要保护耕地,搞好粮食生产,又要加快工业发展,搞好城市建设,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要严格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保护好基本农田。要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提高用地效率,绝不能征而不用、占而不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三是必须长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发放粮食补贴、种子补贴、农机补贴,减免农业税、减免各种收费,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必须认识到,“多予、少取”总是有限的,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放活”上作文章。即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包括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农民自主经办的合作经济组织,支持他们搞农产品加工、销售、储藏、运输,实现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
        四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放活”,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清理妨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推进农村各个领域的改革,为各种资金进入农业和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市场的有序流动。建议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包括近期做什么,远期做什么,把治标之举与治本之策结合起来,尽快制定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规划。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对“三农”工作的监督
        刘明祖介绍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积极开展农业立法,加强相关的执法检查和监督,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应有的职能作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加强“三农”工作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5月至6月,由成思危、盛华仁、乌云其木格三位副委员长任组长的3个大组、12个小组,分赴15个省市,就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落实各项农业政策措施、金融支农等问题,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和调研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这些监督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可以说,围绕“三农”问题进行监督,抓住了重点,抓出了成效,这已经成为今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亮点。
        他同时强调,“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作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他分析说,现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不少,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消除体制性障碍特别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制度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各项工作不能松懈。
        刘明祖最后说,吴邦国委员长在上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指出:“‘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今年人大工作的重点,也是人大必须长期抓下去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高度重视涉农法律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及时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吸收到法律中来,并进一步加大监督工作的力度,增强工作实效,切实保障涉农法律和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人大工作者要以此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达小康做出贡献。
        全国人大信息中心    李红军    唐志强
        中国人大网  2004年8月27日
  来源: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