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视点

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进程 确保核能造福人类

刘振民

浏览字号: 来源: 《求是》 2010年第11期 6月1日出版 12:37:44

  去年以来,与核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在国际上持续升温。去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历史上首次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今年4月,有47个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参加的多边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召开。胡锦涛主席率团出席两大峰会,并分别发表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和《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在有关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展示了中国积极参与核领域国际事务的建设性姿态,对于引导国际社会对有关重要问题的讨论、推动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核武器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核问题上的立场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当前核领域的国际形势,对于我们妥善应对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和核安全问题,参加有关国际合作十分重要。

  

  当前,国际社会在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和核安全领域作出不懈努力并取得积极进展,同时面临不少严峻挑战。

  ——核裁军领域呈现积极势头,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理念日益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美国和俄罗斯最近签署《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决定将各自部署的核弹头限定在1550枚,并将各自战略武器运载工具限定在800件。一些无核武器国家及非政府组织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核裁军倡议。同时,我们要看到,国际安全环境还很复杂,世界上仍存在上万枚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目标,需要各国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核不扩散理念深入人心,但各国在防扩散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近40年来,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在防止更多国家获取或发展核武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保障监督职能,对防止核武器扩散作出重要贡献。为减少扩散风险,一些国家提出建立多边核燃料循环供应保障机制的建议。建立和加强敏感物项和技术的出口管制机制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仍有待加强;一些地区的核扩散形势依然严峻。

  ——核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核能作为一种成熟、清洁、安全和有竞争力的能源,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解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目前,正在或有意发展核能的国家有60多个,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00多座,在建核电机组55座,核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例达到14%。

  ——核安全问题受到日益重视。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核材料和核设施散布在世界各地,核材料流失的风险上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非法贩运数据库”公布的情况,1993—2008年,成员国共报告超过1562起涉及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的遗失、盗窃和非法获取事件。核扩散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在此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核安全,合作防范核恐怖主义威胁,逐步成为各国共识。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一直奉行积极、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核政策。中国的核政策和立场与当前国际社会在核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

  ——中国始终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一贯积极倡导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我们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国,完全是出于防御的需要,是为了自卫,也是为了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早在1963年7月,中国政府就发表声明,建议所有国家宣布全面、彻底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1964年10月中国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中国政府又发表声明,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中国奉行的核政策是核武器国家中最为公开、透明的。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公开承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还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是惟一作出并恪守这一承诺的核武器国家。

  ——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核裁军努力,并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一直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是核试验次数最少的核武器国家。中国一直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中国从未在别国部署核武器,也从未对别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中国积极推动核武器国家就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缔结国际条约。1994年1月,中国正式向其他四个核武器国家提出“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草案。中国为推动达成《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首批签署条约的国家之一,并一直恪守暂停核试验承诺。中国支持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尽早谈判“禁产条约”。中国一贯尊重和积极支持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努力。

  ——中国严格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积极支持国际防扩散努力。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中国已加入所有有关防扩散的国际条约与机制,建立了全面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体系,采取了国际通行的许可证制度、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制度、清单控制方法及全面控制原则。中国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号决议的通过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并一直严格履行该决议及其他防扩散决议。中国还致力于积极开展多、双边防扩散交流与合作。

  中国为推动解决有关地区核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六方会谈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积极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有关各方通过外交谈判寻求长期、全面、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高度重视核安全。中国重视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积极发展核电产业,推进核技术开发和应用。我国已经建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等3个核电基地,已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机组11座,已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21座。中国积极开展双、多边和平利用核能国际合作,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机构《规约》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援助。

  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采取了严格有效的核安全措施,保持着良好的核安全纪录。中国批准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并启动《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批约的国内法律程序。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安全法规体系,依法对核设施和核材料进行有效监管,对核出口实施严格管制。作为“打击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的创始伙伴国,中国同许多国家保持着双边交流。

  

  推进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进程,确保核能完全用于和平目的,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积极致力于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消除发展和拥有核武器的动因。各国应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增加各国安全感。各国应充分尊重和照顾各自正当合理的安全关切,致力于建立相互理解和信赖的国家关系,通过互利共赢实现普遍安全。应坚持多边主义,巩固和加强联合国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公正、稳定的集体安全架构。

  ——积极致力于逐步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减少核武器威胁。核武器国家都应明确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尽早就此缔结国际法律文书。同时,应采取切实措施,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核武器国家应切实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核裁军义务,公开承诺不寻求永远拥有核武器。美俄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两个国家,对核裁军负有特殊和优先的责任。双方应继续率先以可核查、不可逆的方式大幅削减核武库,以便为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必要条件。国际社会还应继续积极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早日生效和“禁产条约”谈判的启动。

  其他核武器国家在条件成熟时也应加入多边核裁军谈判进程。同时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有关国家应放弃发展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导弹防御系统,并在发展先进常规武器系统方面慎重行事。国际社会还应大力推进外空非武器化,尽早就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启动多边谈判进程。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国际社会应考虑适时制订一项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的长远规划,其中包括缔结《全面禁止核武器公约》。

  ——积极致力于巩固和加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切实防止核武器扩散。应继续加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体系,促进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及保障监督附加议定书的普遍性。各国应切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加强防扩散出口管制,并在现有国际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有关国际合作。同时,国际防扩散努力应确保公正性和非歧视性,摒弃一切双重标准做法。

  应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地区核问题。维护有关地区和平稳定与实现防扩散目标同等重要。应坚持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不应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积极致力于开展和平利用核能国际合作,大力加强核安全。和平利用核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赋予各缔约国不可剥夺的权利,必须予以充分尊重。国际上有关防止核武器扩散和加强核安全的努力,不应损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正当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应在确保各国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确保核安全是促进核能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各国应履行相关国际义务,加强国内相关立法和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国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各国应切实巩固现有核安全国际法框架,加强核安全交流与合作。严格履行安理会相关决议,有效打击核材料非法贩运,防范非国家行为者获取核材料。国际社会还应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作者:外交部部长助理)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