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视点

“迎、讲、树”活动为奥运会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浏览字号: 来源: 求是 2008年第16期(总485期)8月16日出版 15:34:25
     北京市在筹备奥运会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汇各方之智、举全民之力办好北京奥运会的良好人文环境。

    一、精心设计,周密组织,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浓厚氛围

     贯彻人文奥运理念,明晰工作思路。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市发布了《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首都“十一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文件,以文明乘车、文明赛场、文明出租车为三大突破口,持续狠抓市民素质提升、文化建设推进、城市景观营造、社会动员志愿培训四大工程。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以后,北京市进一步明晰了“12345”的工作思路,即叫响一个口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实现两个提升: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突出抓好“三个重”:抓住重要时机,结合重大赛事,举办一系列重点活动;树立四优目标:倡导优雅言行,建立优良秩序,培育优质服务,建设优美环境;实施礼仪、环境、秩序、赛场、服务五大文明行动。同时,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健康三大类群众性活动,不断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高潮。

     发挥首都优势,突出共建共享。北京市成立了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等52个单位领导同志组成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协调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督查考评等制度,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驻京中央单位和部队成立了支持奥运工作协调机构。一大批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文艺体育明星纷纷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群众活动。志愿者协会、球迷协会、车友协会等社团组织有效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到奥运会召开这两年时间内,每年参加活动的包括领导干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内的市民群众都达千万人次。

     加强舆论引导,形成强大声势。北京市各媒体纷纷推出专栏、专刊、专版,对“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行高频率、大密度、立体化的追踪报道。专题举办“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新闻发布会20余场次,境内外媒体集体采访报道40多场次。区县、街道、社区、村镇广泛开展同步宣传,公益广告、户外电子屏幕和手机短信等相互联动,形成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的强大声势。

    二、抓住重点,紧扣难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步

     抓礼仪文明建设。北京市已连续5年在全体市民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编印了《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发放到430万户市民家庭;利用5000多所社区市民学校普及文明礼仪教育,800多万市民参加了礼仪知识竞赛。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带头做一个好市民”活动,市直机关4万多名机关干部参与了礼仪风采展示活动。评选出“首都十大公德人物”、万名“社区(村)文明之星”。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征集和唱响“新童谣”,开展“英雄在我心中”、“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抓环境文明建设。以北京站、北京西站、公交车站、王府井步行街、西单商业街、天安门广场、首都机场等“三站两街两场”为重点,开展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开展“假日文明行动”,成立了由志愿者和城管队员组成的“纠正不文明行为联合宣传检查队”。据市政管理委员会统计,2007年“五一”期间,天安门广场清除的垃圾比上年同期减少1/3,“十一”期间比上年同期减少2/3。

     抓秩序文明建设。以每月11日为“排队推动日”,有千万人次的市民、百万人次的志愿者参加了在公交站台、地铁站台、医院、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的“排队推动日”活动。组建有4500多人的文明乘车监督员队伍,以维护站台秩序,五环路内1805个公交站台中有85%基本实现了排队乘车。同时,还开展了“让座日”、“过路要看红绿灯,开车礼让斑马线”等活动。文明出行、排队礼让在北京蔚然成风。

     抓赛场文明建设。编印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市民读本》和《文明观赛礼仪手册》,通过媒体宣传以及社区奥运大讲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等形式,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大力推进赛场文化建设,创编了啦啦队歌曲和啦啦操,制定了文明观赛行为规范。有10多万群众报名参加全市文明啦啦队大赛,工会系统组建了有20万名职工参加的文明啦啦队,目前这些文明啦啦队正活跃在奥运会的各个赛场上。

     抓窗口文明建设。围绕职业道德、职业礼仪、岗位技能和外语知识等内容,全面推进首都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公安、旅游、商业、卫生等22个重点窗口行业对216万名员工进行了培训。各行业结合奥运培训,普遍开展了“人人当好东道主,满意服务在北京”主题实践活动,评选出“首都窗口行业微笑服务示范岗”900多个,“首都窗口行业微笑服务大使”9000多名,大大提升了首都的社会服务水平。

     除上述五大文明行动外,还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奥运、扶残助残等活动。市政法系统组织广大来京务工人员志愿者30多万人,积极投入首都社会治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奥运会综合测试赛,组织志愿者参与沿线安保联合测试演练,启动了“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全市有15万名志愿者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的爱心助残活动,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捐款捐物,在全社会营造了支持残奥会、关心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建立人文奥运遗产保护传承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首都群众性创建活动社会化评价管理机制。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首都群众性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修改完善考评体系,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首都窗口行业连续3年进行社会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向社会公示,督促窗口行业改进服务质量。开展“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主题活动,引导1233个首都文明单位与1305个郊区行政村结对共建新农村。开展“迎奥运联片共建活动”,发挥首都军(警)民在参与奥运、奉献奥运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探索建立首都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实施《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表彰等制度,建立了奥运志愿者队伍。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有关单位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专业志愿者组织,在全社会形成了志愿北京、服务奥运的良好格局。在奥运场馆周边、重要景区和人群密集地区设立了566个志愿服务站点,在全市重点场所设立了两万个“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组织环境志愿者开展宣传法规、清洁卫生、劝阻乱吐乱扔等志愿服务活动。

     探索建立公共文明建设绩效评估机制。自2005年以来,我们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合作,从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5个方面构建公共文明行为规范体系,开展问卷调查和公共场所数据现场观测,发布“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结果显示,2005年指数为65.21,2006年为69.06,2007年为73.38,比2005年提高8.17个百分点。另据对北京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10个方面指标的测评显示,3年来得分平均提高了10%以上。

责任编辑: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