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视点

生态文明: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的抉择

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副主任 薛惠锋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8年7月11日 15:47:36

    新世纪,世界发展日新月异,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新的资源环境形势,人类开始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开始探索: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探索,经济形式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生态经济的转变,发展道路由非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人类对生存与发展重新诠释,构成了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国还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关注而又期待明确的问题。

    一、文明的演化

    远古时代,人类的力量非常弱小,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类与其他自然生物一样,其生存规律基本遵循自然界的必然性法则,以采集、狩猎、渔捞等靠天然的劳动方式,去获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原始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中,自然界处于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先民们学习和追求的目标就是怎样去顺应自然。人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历史形式,是以生态规律占支配地位的。原始人和自然界共生共存、共同进化的方式,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天然和谐关系,即原始的“天人合一”形态的原始文明。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畜力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进入到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尚未超过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因此自然界较少受到破坏。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还是比较和谐的,自然秩序没有发生紊乱,生态环境也没有出现失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处于一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状态。

    人类的农业文明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缓慢地发展了数千年之久,新兴的工业文明在西北欧洲率先崛起,并且迅速地向全世界所有古老的农业文明地区扩展。机器大工业开始取代手工工场,工业文明的时代宣告来临。经历了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牢不可撼地确立起来,生产力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开始以自然的“征服者”身份而自居,由过去的恐惧自然、崇拜自然,转变成为所欲为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人似乎成为超越自然之上的宇宙主人,人由自然的顺应者变为自然的改造者和征服者。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切都得益于知识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人类在高唱征服自然的胜利凯歌时,却逐渐发现自己正陷入某种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中——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扩大,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当陶醉于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成就中的人们蓦然回首自然时,他们发现自然界已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了。

    从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人们开始对文明发展之路重新进行思考,而生态文明的构想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成为这种反思的结果,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工业文明的这种价值观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已经把人类文明送上了山穷水尽的不归之路。为了使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能够得以延续,人类需要选择一个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文明模式,即生态文明模式。

    新的时代、新的意识呼唤着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发达基础上的文明,是人类在环境问题的困扰中,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它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强调了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它承认自然界有其独立的价值意义,人类只是大自然中与其他物种和谐相处的一员,而不是征服和奴役其他物种的主宰。它强调人不仅具有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权利,而且也要承担爱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

    二、生态文明诠释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代表这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发生重要变革的结果。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反思。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劣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与之不同,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强调感性、平衡、协调与稳定。生态文明用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了人类中心主义,否定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物质享乐主义和对自然的掠夺。

    生态文明也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就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也不是片面的社会制度和平公正,而是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构建在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下的物质、精神等综合性文明形态,是环境与经济的融合体,是人类文明更高层次的统一体。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必须从生态文明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

    1、生态文明的整体性

    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其整体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屈服、改变、征服等阶段,人是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②人类社会文明是一个整体。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大形态的有机统一体。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③全球是一个整体。生态文明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观念,生态文明的发展不仅要求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首先要求人类自身是一个整体。要求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集团的界限,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强调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全人类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一种平等合作关系,以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2、生态文明的有机联系性

    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将自然理解为由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的机械的组合,这种观点将人与自然分离,并试图去控制和征服自然,从而造成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与工业文明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这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罗尔斯顿认为,“生态系统既是一个生物系统也是一个人类处于其顶端的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己环境的关系,破坏环境就是破坏自己的家园。

    3、生态文明的层次性

    生态文明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有三个层面,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绿化美化、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以及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各类社会活动。生态文明比“三个文明”高一个层次,它的次一级的层次是:制度层次的选择,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层次的选择,物质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层次的选择,建设精神生态文明。因而,在它的二级层次,仍然是“三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4、生态文明的动态发展性

    系统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动态发展的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从和谐有序到不和谐无序,再到新的和谐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质上是:“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语)

    (三)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在20世纪下半叶,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还多少带有一些前瞻性色彩的话,那么在21世纪,构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模式——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现实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是延续发展还是毁灭崩溃的根本命运。200年前的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但是,传统的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无节制破坏的基础之上的,它必然会导致资源匮乏和生态危机的恶劣后果。因此,工业文明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继续走传统的工业文明之路,人类就会踏上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在超越建立在资源掠夺、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工业文明,迈向一种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思想基础和精神导向,积极保护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类所消耗的只是可再生资源;而从工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消耗的对象则主要集中于地球形成以来所储备的不可再生资源。人类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视自然为专供人类无偿使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其结果是,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寻求作为代用品的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从而严重扰乱和破坏了整个地球生命的自然支持系统。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受到来自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转变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这就意味着以往那种以经济效率为惟一目标的生产发展方式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走绿色经济之路。

    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共识,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道路怎么走,这还需要人类在发展新文明形态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任何局部的生态失衡都可能导致地球上整个生命系统的崩溃。因而,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呼唤绿色思维,保护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是21世纪文明发展的主题。

    三、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所有的人造物,其制造过程就是消费能源的过程;使用过程中的人造物体现价值,废弃就是垃圾。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带来如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等诸多问题。要减缓气候变化,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资料显示,过度种植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已造成全球土地大规模退化和损耗。目前,全世界的土地正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荒漠化;由于人口数量和活动强度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增加了8倍,目前全世界约有1/4的人饮水没有保障;由于乱砍滥伐和其他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曾覆盖陆地面积约70%的森林目前仅剩下35%;人类社会所需能源的90%和工业原料的80%均来自矿产资源,而日趋加大的采矿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采矿活动,正导致全球矿产资源储量急剧减少。此外,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空气和环境污染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

    作为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面临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环境资源形势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CODSO2CO2排放量惊人,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全国666个建制市中,有330个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108个,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十年前的2倍,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国人均土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开发利用粗放浪费加剧了国土资源供求紧张状况。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支撑,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美国社会学家斯塔夫里·穆勒在《文明的代价》一书中指出,当代人类在社会文明建设与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着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恶化正在抵消、腐蚀甚至消亡着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

    四、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战略

    (一)遵循四原则,履行国际义务

    作为一个高度负责、求真务实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已经在全世界面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待资源环境问题的态度和决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节约集约用地行动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得到了提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继续实施,促进了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恢复。

    马凯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减缓气候变暖。但是,比较不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排放;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还要看历史累计的排放量;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要看发展的阶段;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还要看转移排放。“四个不能和还要”,反映了中国既勇于承担责任又要区分责任的一贯立场。如果无视中国发展阶段的现实而一味让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势必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延缓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虽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产业技术水平低、规模小,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煤炭、钢材和水泥耗量,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我国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有一些是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难以避免的环境代价,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无疑是最突出的原因。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否则将背上沉重的生态环境债,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投资率很高,投资领域的污染很重,而废旧资源的产生比例偏小。如废钢回收量占消费量的比重,美国是50%,中国只有20%。德国、日本等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都起步于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并通过回收废物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企业从原料选择、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生产全过程实现废物减量化,为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打下基础。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必须坚持生产与消费并重,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立法和市场约束,完善环保机制

    吴邦国委员长指出,“集中精力抓紧制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法律,及时修改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规定,督促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资源环境方面制定了28部法律,国务院出台了66个法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还要不断完善。通过法律后评估,找出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确保法律管用、可操作,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协调性。

    在政策上,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要抓紧拟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促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充分融合。

    在发展布局上,要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发展环保科技,提升环保能力

    要高度重视环保科技机构队伍建设,重大的环境政策、环保规划和环保标准出台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尽快制订环境科技人才培养规划,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环保科技管理水平,围绕部门管理当前的迫切需求,突出抓好重大前瞻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支持环境保护宏观决策,突出抓好部门环保科研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引导应用性技术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规范和推进环保研究成果的快速应用和产业化。

    要增强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环保科技的灵魂。稳定的环保科技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投入渠道;推动环境卫星应用系统研究,加快国家环境卫星应用中心的建设,提高遥感信息处理、应用和开发的能力;理顺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示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作用,提高技术筛选和评估的质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五)加强环保文化宣传,助推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有着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现在,生态文明已成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描绘的2020年中国小康社会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应当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千军万马齐心协力保护环境的局面。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保部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责无旁贷,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保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要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地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责任编辑: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