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工作交流

浅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基层人大信访工作者

冯军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0年7月9日 16:35:13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监督工作、履行人大职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信访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人大信访工作者,在感到万分自豪的同时,更应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笔者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基层人大信访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维护好群众利益,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群众来到人大上访,我们在做到热情接待的同时,对属于工作范围内的信访案应解答耐心、解难扎实,做到不马虎、不拖延、不推诿;对不属于我们工作范围内的信访件,要说明原因,让群众诉求有门;对一些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诉求,我们必须做好耐心细致的劝导说服工作,解疑释惑,做好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人大信访工作者应该时刻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上访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及时给予帮助。

    二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层人大信访工作接待面相对较宽,如涉法涉诉类、行政执法类、农村基层类、企业改制类等,导致来人大信访的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这就要求人大信访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掌握应有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具备宽泛的知识面。所以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研判能力,并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工作大局,见微知著,推一反三,从信访个案中了解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为常委会开展审议监督提供依据和参考,充分发挥好人大信访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当今社会急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随之而来,基层群众上访与集体上访事件增多,占基层信访总量的一半以上,基层机关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协调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这是基层干部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而我们的接访对象大多来自基层群众,这就要求我们人大信访干部具备这种工作经验和能力,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了解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的难处,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进而化解矛盾。

    四是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群众来我们人大信访,我们听到的大多是一面之词,在对群众的诉求高度重视的同时,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明察暗访,多方了解,研究分析,取得第一手资料,对矛盾的实质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这才有利于对案件做到客观公正的处理。

    五是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这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矛盾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上访不停止不放过。解决信访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个案来讲,大部分信访案件靠一两次工作是很难解决的。要使上访群众息诉罢访,除了认真调查外,一方面,要不厌其烦地做上访人的思想工作,既要解决具体问题,又要解开思想疙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反弹、不复发。另一方面,要督促相关单位对人大转办或交办的信访件认真办理,及时回复。对待每个信访案都要有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韧劲,不结案不罢休,不息诉不罢休,不罢访不罢休。做到了这一点,信访积案就会越来越少,信访形势就会越来越好。(作者单位:陕西省太白县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