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人大制度

一部源于实践、源于调研的著作

——写在《姜春云调研文集》出版之际

程湘清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0年2月5日 11:01:55

    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新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姜春云调研文集》,与读者见面了。这部文集收录了姜春云同志在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在山东省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形成的调研报告、讲话、文章和研究成果等文稿共397篇、约 267万字。文集分为四卷:“山东改革与发展卷”(上、下),“农业农村农民卷”(上、下),“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和“民主法制卷”。由于文稿涉及领域宽广、内容丰厚,为便于读者阅读,每一卷又按时间、内容分为若干专题(篇)。我自始至终参与了文集的编辑工作,有不少深切的感受和体会。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鲜活体现和生动反应

    《调研文集》显著特点之一,是源于实践、源于群众、源于调研,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鲜活体现和生动反映。收入文集的文稿,大都是姜春云同志参与改革发展实践,总结群众的创造,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产生的。文集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取得的辉煌成就;揭示了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是如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展示了人民群众是如何在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空前高涨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及在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可贵经验。文集四卷各围绕一个中心,各回答一个领域的问题,主题鲜明,内容厚重。概括地说,“山东改革与发展卷”,所记叙和反映的主要是山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是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回答了为什么那一阶段山东经济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跃而成为经济大省,在全国获得“南有广东、北有山东”之誉称。“农业农村农民卷”,则集中记叙和反映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农业发展是如何实现新的历史性的突破,回答了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之所以连年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创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途径和路子。“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主要记叙和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治理成就、面临的挑战和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回答了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发展、持续发展。“民主与法制卷”,则紧紧围绕九届全国人大在立法、监督、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回答了如何在加快立法的同时,有效提高立法质量、做好立法和法律的宣传、实施工作,以及依法搞好城乡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些文稿,基本上都是姜春云同志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动笔撰写或认真修改的,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践的结合,是实践经验的概括与升华,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例如,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姜春云同志对生态和生态文明问题作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先后主编了《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两书,并撰写了不少文章和调查报告。“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收入了其中的主要研究成果。这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启示作用。总的看,文集四卷虽然多数篇章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形成的,但其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有重要参阅和借鉴意义。

    调查研究、以实践为师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调研文集》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是所有领导者实行正确决策、正确领导、不断取得新胜利、新成就的一条根本性经验。这条经验历经实践无数次反复检验,被证明是普遍真理。这在《调研文集》的文稿中可以得到印证。

    学习、实践、调研、写作,是姜春云同志的一贯工作方式方法。无论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中央工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切合实际的理念、观点、思路和见解,并亲自动手成之以文,用于指导工作,成为他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他反复强调:“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一定要牢记:只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才有决策权,才有领导权。务必把调查研究放在领导决策、领导工作的首位。”我们在翻阅他上个世纪80年、90年代和本世纪前些年的讲话、报告、文章、言论和专著约600万字的文稿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以研究、回答、解决问题为中心,是姜春云同志进行调查研究、推动事业发展始终遵循的一条原则。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特别需要调查研究?春云同志列出七种情况:一是确定重大发展规划和战略,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二是确定重大项目、特别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项目,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三是在重大问题认识上有分歧、难以作出决策时,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四是处理热点难点问题,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五是总结推广重要的实践经验,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六是领导工作出现失误、挫折或者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时,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七是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春云同志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山东工作时的一种基本工作方式方法,就是带动省委“一班人”和有关部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群众的创新经验,用典型引路,推进改革和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比较效益低,有的地方种植业出现萎缩苗头。苍山县还曾发生过农民因蒜薹丰收卖不掉而砸了县政府办公大楼的事件。针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省委经过调研查研究,总结推广了诸城县的经验,强调在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走“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而加快了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他诸如山东乡镇企业的崛起、县域经济的发展、“海上山东”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都是遵循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实践为师”的路数。这种以探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旨的调查研究,既有利于突破难点、实现认识飞跃,又由于针对性、时效性强,有利于加快事业发展。在九届全国人大工作期间,我曾随春云同志多次赴城乡基层调研,深切感受到了带着问题、围绕解决问题,求教于实践和群众,集中民意民智的益处和有效性。

    用好唯物辩证法这把金钥匙

    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推动事业发展,是《调研文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参与实践、研究实践、指导实践中,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注重抓主要矛盾,作深入辩证考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求破解矛盾的对策,并付诸实施,务求实效,是春云同志一贯遵循的领导方法。《调研文集》在这方面有不少真实记叙和反映。1994年至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政策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春云同志作为中央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成员,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央关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决策,并做了有效的组织实施和落实工作。农业要上去,工作千头万绪主要应当抓什么?春云同志按照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集中抓了六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把农业放到经济工作的首位;二是着力解决农资价格高、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重的“一高一低一重”问题,有效调动、保护、发挥了农民的积极性;三是针对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的实际,真正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融入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四是积极推行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系列化服务为载体的农工商贸一体化经营,构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把家庭承包积极性与产业化统一经营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农业加工、转化、销售等环节的后续效益;五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挖掘中低产田的增产增效潜力;六是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中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是关键的关键。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从而实现了农业发展的跨越式突破。

    姜春云同志一再强调,领导工作要坚持“两分法”。他说,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对自己的工作更要如此,“成绩不讲、少讲跑不了,缺点问题不讲不得了”,“要少讲成绩、优点,多找差距和问题”,“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开哪壶”,“要扬长补短,不能护短”。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他注重把握“冷”和“热”的辩证法,做到“冷”“热”适度。他说,当大家都“冷”的时候,要多讲点“热”的话,使大家“热”起来;在大家都比较“热”的情况下,则要保持冷静,少讲“热”的话,多讲点“冷”的话,并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加以防止和解决。这样才能把广大群众高涨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1992年,贯彻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之后,山东改革和建设掀起新的热潮。在这一空前大好的情势面前,萦绕在春云同志心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如何做到既快又好,防止“扭秧歌”、大起大落。他和省委“一班人”,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速度和效益”、“当前与长远”和“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使山东经济社会事业快速稳定协调发展。他说:“水一定要烧开,又不能沸出来,关键在于把握好度。”他还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万花筒,而辩证思维则是步入这一美妙世界的金钥匙,最根本的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做到既敢于冲破‘前人未说、不能逾越’的思想禁锢,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敢闯、敢试、敢冒;又要注意防止头脑发热,不顾客观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蛮干。”文集中多篇文章、讲话还谈及怎样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微观放活和宏观调控、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收事半功倍之效,在实践中用好辩证法这把金钥匙。

    深入浅出、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

    《调研文集》不但折射出一个共产党人那种遵重客观实际、探索客观规律、不断升华认识、开拓创新的执着精神,还反映了作者学以致用、求真务实、质朴无华的可贵学风和文风。

    学习、运用好语言,是良好学风和文风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力气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同志还特别提倡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他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是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春云同志就很注意下功夫学习语言、应用语言,力求使讲话、文章的主题、内容与表达形式相协调,努力做到切实、明晰、易懂、感人。读了《调研文集》,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杜绝空话、套话、大话、假话、废话,以及生涩难懂或华而不实的语言,充满来自生活、来自群众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例如,在阐述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协调好条块关系、有关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这一理念时,就运用了一系列的形象比喻。他写道: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诸城县组织‘商品经济大合唱’,提供了党政领导领唱、各有关方面参与‘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合唱的有益经验”。“有的地方‘大合唱’组织不起来,或者唱起来声音不那么和谐,关键是指挥不得法”。“‘大合唱’要唱得好,作为合唱队员的各部门,应当听从县里的统一指挥”。“各个部门要有‘甘当配角’的精神,唱好‘地方戏’”。短短一段话连续运用了几个生动而确切的比喻,不但让人爱听、好懂、易记,也便于基层干部加深理解,付诸实施。

    深入浅出反映的是语言功底。记得,我曾随春云同志到某地就如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研。他在讲话中就用通俗的语言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他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去。市场经济更是这样。哪里市场环境好,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物资、人才就往哪里流动,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快。相反,市场环境不好,各种生产要素就要往外流,流到环境、效益好的地方。”他在引用国内外大量事例作进一步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是:“良好的环境是一种吸引力、凝聚力、拉动力、竞争力,最终表现为生产力。可以说,这是一种‘洼地效应’。” 类似这样用形象通俗的语言表述规律性的哲理,在文集中多处可见。显然,这不单纯是文字问题,点睛之笔、闪光语言往往来源于认知的深邃。(作者系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