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人大制度

发挥地方人大作用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刘勤友 李红军

浏览字号: 来源: 15:30:5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以富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和谐创建工作。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动员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科学发展、和谐创建的实践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督促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节能降耗、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重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强化对社会事业发展的监督。严把财政预决算审查关,搞好对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领域。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多种形式,督促各级各单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弘扬和谐文化,促进社会诚信友爱;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开展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进步。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要把民主法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好落实好,把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好实现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代表列席、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严格执行常委会有关工作向社会公开的法律规定,强化联系人民群众的措施,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听证等制度的落实,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民主权利。抓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决议的贯彻落实,加强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制约和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切实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正确有效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督促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督促解决“三最”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督促政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解决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合理调整各方面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监督支持有关方面做好社会保障、治安、就业服务、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地征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等工作,着力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和谐。切实加强人大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动信访问题解决上,着力化解群体性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和谐创建中的作用。动员和引导广大代表积极参与各项和谐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宣传宪法、法律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先创优,建功立业,用模范行动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充分发挥代表的议政建言作用,立足当地实际,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意见,积极为和谐创建献计献策;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听取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支持协助政府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等工作。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全面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及时了解影响和谐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加以解决。加强代表小组建设,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增强代表小组活动实效,把促进和谐创建工作贯穿到代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代表小组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对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动态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开,督促把代表议案和建议意见落到实处。密切与代表的联系,积极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代表积极参与和谐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切实抓好和谐机关创建工作。立足于人大常委会机关的职能和特点,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突出提高素质、融洽关系、促进发展、改进服务、优化环境、健全机制,使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强化服务意识、落实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内外和谐、上下和谐、机关与基层和谐、干部与群众和谐的良好局面。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按照和谐创建的标准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干部职工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自觉用以规范行为。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目标体系和创建标准,形成和谐创建的长效机制。(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责任编辑: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