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立法工作 > 立法动态

以史为鉴追求和平初衷始终不变

专家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两个决定”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4年2月28日 08:23:15

    □法制日报记者席锋宇

    77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开始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遇难同胞达30多万人。

    69年前的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无条件投降。第二天的中国,欢庆的民众似海如洋。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两个决定一经面世,得到了全国众多民众的积极回应,无论是网络上的跟帖评论,还是街头巷尾的议论,都趋于一致: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是必要的。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都表示,不忘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设立不是为了让国人记仇

    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27日上午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经受了难以磨灭的屈辱和反抗,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这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个忘记苦难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这场战争不应该被忘记,它代表着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虽然承受苦难但却不屈不挠,争取民族解放顽强斗争的历史,它代表着所有中华儿女为保卫家国前仆后继无畏牺牲的精神。

    曲星说,近10年间,有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建议和提案,希望以立法的形式将这段历史以纪念日的方式体现出来。民众中对于设立这样的纪念日和公祭日也有着长时间的呼声。因此,这两个决定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同时,也有国际惯例可循。美国有阵亡将士纪念日,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也都有类似的纪念日。因此,这两个决定也必将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是为了记住历史,但绝不仅仅是要国人记仇。”周永生强调。曲星在采访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说:“不要把设立的目的单纯理解为只是让民众记住仇恨,而是以此明白只有自身发愤图强发展崛起,才能更好地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

    设立对历史未来意义重大

    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

    曲星认为,过去纪念抗战胜利和南京被屠杀同胞多数以地方和民间组织为单位,如今将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也更能体现国家对历史和死难同胞的尊重,同时也便于开展更多的纪念活动。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日子的确立也是明确表示人类追求正义的道路即便曲折,但也终将实现。

    周永生说,一场战争进行了长达14年,可想而知其艰苦程度。日军的大部分兵力都被中国战场紧紧牵制,使其无暇腾出更多精力大规模侵略其他亚洲国家,并不能顺利和欧洲法西斯势力汇合,这的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容置疑的贡献,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必将激励我国取得更大的进步。将纪念日和公祭日以法制化形式规定固化下来,也是为了提醒世人历史不能重演,更是告诉中国广大青少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明年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届时世界各国将会采取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果我国没有这样的国家级别的纪念日,会让纪念活动不完整。因此,此刻设立这样两个日子,时机成熟,意义重大。”周永生说。

    设立彰显维护世界和平态度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但从来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纪念日和公祭日的设立恰好很好地体现了这句话的含义。

    的确,战争与和平一直都是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主题.应该说没有人希望爆发战争,和平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只有经历了战争的人,才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曲星说,一座城市因为一场战争,在短短6周时间就有30万无辜人民被屠杀。一个国家因为一场战争,十几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尸骨遍野,战争让生命显得一文不值。这种悲痛没有经历的人不会体会到。这种悲痛也不仅仅属于被侵略国家的民众,同时也属于挑起战争那个国家的民众。“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中国维护领土完整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曲星说。

    周永生说:“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也体现了中国以史为鉴追求和平的大国风范和情怀。”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