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立法工作 > 法制天地

迈向法治中国 我们奋力前行

郑志文

浏览字号: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12-25 09:24:06

  2013年,一个充满梦想的年份,一个叫响法治中国最强音的年份。

  法治中国,既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一年春华秋实,一年辛勤耕耘。回望走过的历程,每一步都在按照法治中国的蓝图,奋力前行。

  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清晰勾勒出的法治中国蓝图: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 这些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法治建设取得成效的保障。

  一年间,从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次重要讲话,到颁布实施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再到一项项重大战略决策及行动,我们无不感受到“法治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这一年,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以民主、科学精神铸就“公平正义之剑” 。

  法治,应为良法之治。今天的中国,立法更加注重质量,更加强调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

  一年间,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药品管理法、预算法、证券法等进入五年立法规划,我们看到了立法与改革的同步;网购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假一赔三,旅游时禁止指定、强制购物等,这些新增内容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和旅游法的制定中得以体现,我们看到了法律与每个人是如此的息息相关;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两大程序法的修改,我们看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得以落实。

  一部部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紧跟时代发展,回应民生关切,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广泛集中民智、汇聚民意。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已不再是新闻,而是一种常态机制。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年内就先后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目的就是为了让立法更细化、更具操作性。

  这一年,力争让每一起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公平正义。司法公正体现在每一起个案之中,存在于每一个当事人的感受之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作出的承诺。

  一年间,一批冤假错案的纠正,为推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权注入了正能量。这些迟到的公正,不仅是各地法院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真实写照,也是每一起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的具体体现。

  公开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2013年,一幕幕“法治大戏”轮番上演:薄熙来案微博直播庭审、刘志军案公开审判、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从尝试到渐成常态,一次比一次开放,一次比一次透明。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举措,点燃了人们对法律的兴趣,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司法从未有过的开放透明力度,充分彰显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在推进司法公正的同时,我们听到司法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改革审委会制度、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大胆向那些长年备受诟病的司法陋习开刀。步伐之大,令人振奋。

  盘点过往的辉煌,是为了明天的起航。

  纵观300多个日日夜夜,光荣与梦想,公平与正义,法治的力量凝聚人心。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中国,让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和健全,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有序,让社会运行更加和谐和稳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治之路并不平坦,法治的进步需要点滴积累。但我们坚信:当法治真正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敬仰、一种习惯、一种方式、一种意识时,法治中国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 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