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打击文物犯罪新一轮风暴启动
人民日报西安5月11日电(记者杨雪梅)从今年5月起,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将在国内17个重点省份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在去年全国范围内9个省份专项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基础上,新一轮的专项打击文物犯罪风暴今天正式启动。这是记者从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的“2011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了解到的。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目前的田野文物犯罪危害性和破坏性增强。从近期各地发案情况看,高科技、暴力化、有组织犯罪对文物的破坏性更大,对社会危害性更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世界文化遗产地成为发案重灾区。仅去年以来,广西靖江王陵、陕西秦东陵、唐建陵、河北中山王陵、赵王陵、清西陵等帝王陵寝已先后发生盗掘或者盗窃案件。
为应对当前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加强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信息建设,“打击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在陕西西安挂牌成立,并建设文物犯罪信息管理系统,这意味着所有丢失的文物、所有未破的文物案件以及所有的文物犯罪分子的信息可以被共享,这是全国打击文物犯罪的信息平台,为全国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介绍说,今后凡是发生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珍贵文物,倒卖国家禁止经营文物的“三类大案”,一律列为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挂牌督办案件。
2010年,全国共立各类文物犯罪案件973起,其中盗窃文物案件387起、盗掘古墓葬案件451起,分别比2009年下降了12%、21%和18%,但陕西、湖北、甘肃等地还是接连发生多起文物犯罪大案,包括秦东陵一号墓被盗、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葬遗址发掘现场封存文物被盗,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行动从5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为期8个月。
今年国家文物局将启动“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试点工作,基本思路是:在文物资源密集的地市级行政区域,国家文物局对区域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给予倾斜性支持,将文物安全逐级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建立打击文物犯罪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