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执法检查

朱永新:严格控制和管理化学添加物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6月30日 13:33:07

     中国人大网讯20116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个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在审议中说,现在很多违法添加和别的原材料都是从一些小化工、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原料很低廉,加工设备很简单,生产过程很方便。比如火锅,据说所谓的“一滴香”、“夜夜想”,这些全是化学东西,用它作为火锅底料,只要用1/3勺就可以达到本来用食用油,多种大料、党参、枸杞做香料锅底同样的效果。只要一个行业里有一家用,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从而低价竞争。很多商家其实也不想用,但是只要有人用而没有受到处罚,其他人也就只好跟风使用,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会产生。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添加物一定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朱永新说,是食品安全的违规成本太低,惩罚力度不足。食品安全法20096月份刚刚通过,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惩罚力度还是不够,违规成本太低,造成了在市场上劣质产品低成本运行,劣币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实际上还有高科技在推波助澜。

     朱永新认为,监管的体制不够完善。路甬祥副委员长的报告也指出,现在食品安全由各部门分段监管,交叉与空白同时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记得当时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也担忧过这个问题。现在主要是五个部门同时在管食品安全,卫生部门管综合监督的控制,农业部门管生产源头,商务部门和工商部门管流通和市场,质管部门管加工过程,这样一来,很多边缘地带的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前店后坊,一边是生产,一边是市场等由谁来管?很多问题有边缘地带,就造成了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由一家部门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像丹麦和英国,他们已经把食品安全放在一家政府部门来管理了。美国涉及两个部门,一个是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一个是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检验局。我们国家那么多的部门来管这一件事,存在着多龙治水的问题。

    朱永新说,去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并组建了办公室。李克强副总理也提出要加大处罚力度。领导同志的讲话说得很严厉,也很到位,但法律依据不够,因为处罚总是要依据法律来处罚,因此从法律体系上要加以完备。经济学家朗咸平提出了一个建议很好,他提出,可以借鉴美国的“吹哨法案”,是用放权于民的方法实现合理监管,改变目前政府部门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的矛盾。“吹哨法案”又叫告密者保护法案,使参与违规生产经营的知情人员能够为了公共利益而站出来,通过告密的手段来揭露内幕。告密者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重奖,每个知晓内情的人都可以站出来揭露、诉讼和检举,他们将受到保护、免责和奖励。双汇“瘦肉精”也好,“染色馒头”也好,参与人并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数百个工人在参与,但是没有人站出来举报,没有人站出来检举揭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应该把这套机制建立起来。我认为,一定要有刑事责任,一定要把该关的工厂关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朱永新建议尽快修订制品安全法,用修正案的方式进一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处罚过轻和监管体制不顺两个大的难题。同时,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还是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加强生产经营商的道德教育。

    

责任编辑: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