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伯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帮扶力度
中国人大网讯 12月23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曹伯纯委员在审议时说,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帮扶力度。
曹伯纯委员说,要统一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帮扶力度的认识。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也制定了很多政策,执行部门、权力部门,要下力气认真贯彻落实。现在总是把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等同看待,都执行同一个政策,这就不好办了,造成对民族地区倾斜的力度上不去。因此说,要统一认识,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这些地区能够达到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或者是中等水平,使其真正走出困境。
从哪些方面加大帮扶的力度?有几条很突出: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个是交通建设,一个是水利建设,一个是能源建设。国家的重点工程,铁路、高速公路、高铁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的,但是农民真正能够受益的是农村的交通。有些农民住在深山里面、边远地区,祖祖辈辈都出不去,人都出不去,即使有农副产品也卖不了钱。关于水利问题,去年云南、贵州、广西西部地区旱灾,群众连饮水问题都解决不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怎么发展呢。
二是能源建设,包括电、沼气,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求他们注意保护生态,不要砍树、砍柴,饭怎么煮熟?如果帮助他们建沼气池,他们就不必砍树砍柴了,也就可以保护生态了。所以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把基础设施搞上去。建议中央专门划出一部分资金,在一定时间内把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基本解决好。如果五年来不及,十年行不行?最多十五年行不行?不能遥遥无期,不能今年解决不了明年,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而是要集中财力物力解决好。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拖得时间越长就越难办,真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问题是好解决的。
三是加大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立支柱产业的力度,帮助这些地方建立财源,增强后劲。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没有财源,政府的财政困难,老百姓收入少,为什么没钱?因为没有生钱的地方,没有支柱产业。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一般来说土地面积比较大,资源比较丰富,那么能不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帮助他们建立起他们自己的支柱产业。国家能否出台政策,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段时间内,搞一个项目帮助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