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丽生:农民工技术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中国人大网讯 4月28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情况的报告》。索丽生委员审议认为,农民工技术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索丽生委员说,农民工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包括维权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已经开展的农民工培训,虽然量不小,覆盖面也比较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培训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不足。参与培训的单位比较多,比较杂,有些单位不具备真正的培训资质,或者是挂着有资质的牌子,但是参与培训的人本身水平不高。另外,培训计划粗糙,培训内容不佳。培训的内容比较多的限于就业常识以及安全生产知识,专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偏弱,培训弄虚作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们去云南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了解情况,那里培训的覆盖面还很高,但是普遍反映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质量不高。
第二,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有农业部门牵头的“阳光工程”,有科技部的“星火培训”,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还有人力资源的“春风行动”,还有教育部门的相关技术培训,花样繁多,互相不沟通,造成了培训力量分散。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县级政府,因为财政困难,有些下属单位本身运作难以为继,与其讲是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还不如讲是弄了一些计划和项目来扶持下面的单位,维持这些单位的运作。所以,有钱就行,能够把计划糊弄过去就行了。
第三,作为农民工的培训,资金不足,有种“撒胡椒面”的感觉,达不到应有的培训要求。我们深感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建议加大力度,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真正提高培训的质量。报告当中强调,到2015年要做到所有农民工能培训一次。根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建议不要满足于培训的量,很多农民工培训了一次,但是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要注重质量的提高。此外,现在的培训比较适合年龄偏大已经离开了农村的农民工。如果眼光再稍微放远一点,不仅是这批农民工有培训问题,还要考虑还在不断产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他们的技术培训不能沿用原来的方法和要求,简单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也不能适应他将要从事的工作的要求。
索丽生委员着重强调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问题。她认为,其重心要从短期培训向技术教育转移,要尽早加强不能升入高等院校而将走上就业道路的农民子女的职业技术教育,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培训。为此她建议,为平稳过渡,可以先在初中毕业以后,接受一年免费的职业技术教育,取代原来的技术培训,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过渡到对农村实行免费的职业技术教育,真正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