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晔晖:“两院”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自身可以解决的难点问题
中国人大网 向航 摄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10月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民事执行工作、维护法制权威和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时,何晔晖委员说,“两院”作了两个非常好的报告,情况全面,数字翔实,问题阐述透彻,针对性强。我完全赞成这两个报告。
何晔晖建议:第一,要尽快提高法官、检察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转变作风,在狠抓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这些年来,“两院”的案件成倍增长,但案多人少的问题多年没有解决,所以在人手少的情况下要提高案件的质量,如果不提高干警的素质,不转变作风,就很难完成任务。
第二,要抓紧解决“两院”自身可以解决的工作难点问题。执行难的问题喊了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了,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对这个问题都有很多的意见。检察机关的渎职侵权案件,立案难、取证难、处理难、阻力大的问题也不是现在才发现的。这项工作在检察系统一直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讲,客观上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是我认为“两院”要主动想办法去解决自身可以解决的一些难点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配合“两院”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解决了超期羁押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认为还是事在人为。只要我们下功夫,破解这一方面的难题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三,各级党委、政府,包括人大都要积极支持“两院”工作。一是,要在编制上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这项工作在十届全国人大搞“两官法”执法检查的时候,解决了一部分人员问题,但没有解决彻底。这些年“两院”干警队伍的人数增加得不是很多,但案件是翻番增长,人少案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干警一年办二、三百起案件,长时间下去很难保证案件质量。二是,从立法工作环节来说,要尽快地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从立法上为检察机关办理侵权案件、法院执行案件提供法律制度支持。三是,党委、政府要为“两院”工作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四是,尽快建立司法救助基金,解决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率低和无财产可执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