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徐丽泰:重建要重视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6月2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审议时说,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我认为非常全面,交代的情况很清楚,是一个很好的报告。人大财经委的调研报告很有参考价值,而且提出的建议也到位。
范徐丽泰委员说,看完了这两个报告之后,我有四点看法。第一,输血造血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香港报纸介绍了浙江省带着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到灾区,还带了民营企业家和资金到重灾县,不但支援了灾区人民的即时急需,更促进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给当地带来了就业的机会。看了这个报道之后,我认为非常好,是双赢的局面。一方面省里的民营企业有了一个新的机会,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投资点;另外一方面,不但给重灾县输了血,还造了血,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这是长远之计,我认为这种做法很好,很成功。
第二,我们应该适当地弥补银行贷款的不足。我们看到中小企业和特困农户建房贷款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是有营运上的需要,贫困户是有建房的需求,可是他们很难说服银行给贷款,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发改委进一步研究,在这方面再加一点资金,可能还要考虑中央的拨款增加一点,因为住房的问题急需解决,刚才几位委员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我不再讲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每一个地方上的造血者,可以帮就要帮,使他们渡过难关,再次发展,使这些地方在就业和人民收入方面有所增长。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也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呢?我认为不要一刀切,有的地方政府有这个能力,有的地方政府很困难。在财经委的报告中也提出,地方财政配套的不足问题,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否则中央的钱下去了,地方也配不上。
第三,我深深地感到监察的重要性。昨天审计署的报告中也提到,他们怎么样去追踪、监察这些拨款,用途、方法、是否到位,我认为这项工作继续要做,现在,基本上没有大的问题,但我们还有两年要大兴土木,应该继续紧密地跟踪,检查资金是不是到位,有没有浪费,而且要据实公布。这些巨大的工程各方面的困难很多,要增加透明度,让民间对这些项目的投入有信心。
第四,关于环保方面的隐忧,这是必须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刚才有委员说,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三年是无法完成的。三年内各地政府要争取重建民房、工厂、学校、医院、公路、社区、设施等等设备,但是灾区环保方面的隐忧、植被方面的损失都是需要去处理和恢复的。所以,长期的工作必须要加以重视,不能将来说重建基本上成功了,就把环保这方面的工作放下来,这个责任是地方政府的,地方政府要重视,要继续做工作。重建是解决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环保问题、生态问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如果说长远的问题被忽略了,就算是现在做好了当前的工作,将来也不能说算是完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