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工作监督

张美兰: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05-05 08:40:25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4月23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美兰审议时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就是国民教育,是造福社会普通大众、面向广大工农子弟的民心工程。职业教育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她说,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对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缺乏足够认识,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从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看,多数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比例失调,没有均衡发展,很多县的职普比在0.5:1以下。这反映了一些州、市、县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大,致使一些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此外,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认真规划全行业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也没有全面实施干部职工全员培训,更没有后备人员的培养规划和措施,仅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培训,对所属学校基本维持现有办学规模,有的还处于停办状态,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措施不力。

  第二,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我省职业教育现有资源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中等职业学校数由2000年374所减少到2008年的313所,减少61所,而在校生规模由29.6万人增加到49.29万人,净增19.69万人,目前校均规模已超过1500人,很多学校“人满为患”。现有中职学校中,还有20多所中专学校和50多所职业高中未经过办学水平评估,多数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太差,早已经超负荷运作,学生宿舍、食堂拥挤,教室不足,且陈旧老化,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缺乏运动场地、图书馆及实习实训场地,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总之,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就学愿望。

  第三,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入有限,发展后劲不足。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州、县两级财政困难,投入有限,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求差距太大。二是城市教育附加费基本没有按规定拿出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少数做到的也只是个别年份达到,县一级问题更为突出,随意性较大。三是中等职业学校收费标准低,自筹能力弱。四是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五是随着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省属学校按原定规模的生均拨款机制已显然不能满足学校需要,州市一级多数没有生均拨款机制,县一级基本没有生均拨款机制,严重制约着各地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办学。

  第四,教师数量缺口大,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一是受编制限制,教师数量严重不足。2008年,我省中职学校师生比为1:26,有的学校师生比达1:50(教育部规定为1:18)。按照省“十一五”教育规划,2010年云南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60万人,按教育部规定计算,教师缺口1.14万人。二是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现有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低,尤其是掌握现代高科技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紧缺,难以适应职业学校强化实践技能教学环节的要求。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云南职业教育,仍存在水平不够高、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好、机制不够活,不能充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等问题,

  她建议,国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有关部门从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出发,更多的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适当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从而进一步加快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发展步伐。

责任编辑: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