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常委委员审议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告时建议

加强对基础研究重点支撑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3年10月24日 10:34:24

  法制日报讯 记者张媛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2日下午分组审议了关于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情况的报告。常委委员们建议,要切实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重点支撑。

  迟万春委员说,之所以如此建议,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技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它的地位决定我们必须着力推进和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其次,当前我国科技基础研究存在导向不明、投入较低、队伍不稳、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个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对于如何加强基础研究,迟万春建议,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明确主体责任,成立一支“国家队”——由中科院担任骨干、龙头,顶尖院所、高校组成基础研究队伍,还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基础研究规划、计划;要加大投入,而且要稳定投入,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要研究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着力引导激励科研人员长期从事基础研究。

  黄献中委员表示,从现实情况看,很多科研上、经济发展上难以突破的问题,都与基础研究薄弱有着直接关系。他指出,加强基础研究不仅仅包括资金投入,但资金投入是一个重要保障。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进一步端正政绩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应建立数据库避免重复立项

  法制日报讯 记者张媛 “国务院要加快建立国家科技项目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在科研项目上的重复立项和重复投入问题。”侯义斌委员22日在审议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告时如此建议。

  侯义斌指出,重复科技立项问题到现在依然很严重:一是在国家不同科技计划上的重复立项;二是地方和中央计划的重复立项;三是同一个申请人向不同的科技计划申请同一项目的重复立项。他建议由国务院建立国家级科技项目中央数据库,把所有科技项目纳入一个平台,除军工项目外都面向社会公开,这样检索几个不同项目的相似性,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判断就非常容易了,可以极大地,甚至从根本上扭转科技项目的重复问题。

  加大骗取科研资金打击力度

  法制日报讯 记者张媛 22日在审议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告时,有常委委员和人大代表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有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任茂东委员说,目前存在财政科技资金分散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政府机关管理水平的提高跟不上经费增长速度的问题。他建议,应完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有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稳定的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对竞争性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减少浪费和腐败。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任秀荣建议,对财政科技资金,应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和各省市的实际情况,列入具体的预算和编制,以便将来进行科学评价、监督、合理使用。

  侯义斌委员指出,现在科技经费管理部门很多,但在实际使用时缺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他建议国务院要对科技经费使用管理政策进行统一梳理,制定新的经费使用政策,以适应科技工作新形势、新条件的需要。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孙菁建议,加大对骗取国家科研资金、科研造假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科技资金分配使用监督

  法制日报讯 记者张媛 22日在审议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告时,姚胜委员建议,人大要加强对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督。

  姚胜指出,人大监督有两方面的工作要研究和加强:一是在法律制度方面要加强。要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法等法律,进一步明确国家和项目承担单位在转移和转化科技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科技资金的预算审查监督。建议将中央本级的科技支出编制一本预算,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减少重复。这样既有利于科技资金的使用,也有利于人大的审查和监督。同时,人大对科技资金及其执行的审查力度也要加强。

  引导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

  法制日报讯 记者张媛 22日在审议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告时,秦顺全委员指出,要注重利用国家科技资金引导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特别是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通过项目为纽带组成联合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

  秦顺全指出,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专利拥有量和论文发表数量在国际上排前几名,但是真正的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与论文数量、专利数量并不匹配,这说明我们的科学研究导向不明确。通过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使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以项目为纽带进行协同创新,可以真正实现科学研究的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

责任编辑: 包瓴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