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任茂东:启动防震减灾法修订建立巨大灾害保险制度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2008年9月8日 09:06:45

    中国人大网讯 6月24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任茂东委员审议时说,听了回良玉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关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报告后,深感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内容详实,充满感情,所提出的重建措施得当,具有操作性,我表示赞同这个报告。

    他说,我建议在认真总结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启动防震减灾法的修订程序,将这些好经验和做法写进将要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中。防震减灾法自1998年3月实施以来,为推进和保障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震救灾的整体能力不断增强。这次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整个抗震救灾工作果断有力、紧张有序、持续有效、依法全面展开,创造了世界上处理重大灾害的奇迹。我认为在防震减灾法中,至少应该建立两个制度,一个是国家建立灾难紧急救援队伍的制度,可以一队多用。

    二是在即将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中考虑建立巨大灾害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巨大灾害保险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可以将巨大灾害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甚至海外资本市场,在更多经济实体中进行分散化解,进一步增强消化巨大灾害风险的能力与水平,风险可以在更长时间内化解与分解,熨平巨大灾害来临时突发时的巨大冲击波,调动国内外更多的保险金融机构,来分担风险责任,使社会更加和谐。关于立法,国务院在灾后重建做得十分及时。6月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而颁布的行政法规。条例确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规定了一系列具体制度和措施。这标志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条例明确了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灾后重建凸显人文关怀。无论是过渡性安置,还是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的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责任编辑: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