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考察法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纪实
7月13日,正在法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马赛参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室反应堆工地时听取项目情况介绍。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推动科技合作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世人瞩目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室反应堆工地坐落在马赛东北70公里的卡达拉舍小镇旁。这个俗称“人造小太阳”的国际科研合作计划,将为今后的热核聚变示范堆、商业堆进行技术和工程准备,达到最终通过可控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的目的。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中国作为该计划的重要参与者,承担了实验堆工程的许多核心项目。
吴委员长对这个当今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非常关心。7月13日下午,他专程来到建设工地。“中国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我多次去看过。今天有机会来到这里,感到很高兴。”吴委员长开门见山。国际聚变能组织总干事池田要介绍,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参与国的共同努力,本月下旬就要举行托卡马克大楼奠基仪式,极向场线圈绕制大楼也将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实现第一等离子体,2027年正式开始氘氚核反应。吴委员长关切地询问关键部件研发进展和目前面临的突出困难。他说,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寄托着人类解决未来能源需求的希望,既令人鼓舞,也极具挑战。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希望国际聚变能组织加强组织协调,使该计划顺利实施。
访法期间,吴委员长还考察了位于阿讷西的法国粒子物理实验室,认真听取该实验室同中国科研机构合作情况介绍,亲切看望在这里工作的中方研究人员,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催生着重大科技突破,孕育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吴委员长指出,中法双方应利用合作大项目多、技术含量高的优势,积极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结合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科学前沿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方面的合作,为两国经贸合作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和不竭动力。
从塞纳河畔到地中海之滨,互利合作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田野,共同发展的旋律回荡在辽阔的天空……中法经贸合作的参天大树一定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