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陕西三位代表建议:在西安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网 2010-3-8 08:56:13

法制网北京38讯 (记者张庆水)36,陕西代表团全团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陕西团的王勇超、张锦秋、陈宝根等三位代表在发言时,从不同侧面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文物资源中,大遗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陕西省遗址具有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等级高等特点。陕西省多年来始终把大遗址保护作为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陕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虽然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了巨资,但大遗址保护仍捉襟见肘、困难重重。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在发言时说,鉴于西安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保护任务重的实际,以及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建议在西安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及相应的管理组织,并使大遗址保护享受国家级文物保护等各项优惠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大遗址保护的专门条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将大遗址保护纳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在发言时则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国务院召集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国家文物、林业、水利和环保等部门,共同总结有关经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并以科学发展、不段创新的精神对相关法规进行梳理、补充和调整,促进提高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以实现保护与建设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同时,张锦秋代表提出应把陕西大遗址保护列入国家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在陕西建立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张锦秋代表说,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是古代文明的结晶和历史文化的见证。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在发言时建议制定出台《民办博物馆促进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

  王勇超说,我国民办博物馆创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截止到2009年8月,在各地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有386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作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民办博物馆对保护各种文物,特别是民间收藏文物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民办博物馆还处于自主生存、自我完善状态的层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王勇超建议国家立足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快制定《民办博物馆促进法》,明确民办博物馆的性质、确立民营博物馆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健全准入和退出制度。应保障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使之在国家立项、政策扶持、土地利用等方面与国有博物馆享受同等待遇;把民办博物馆纳入国家正规管理之中,在文物主管部门设置民办博物馆管理机构,加强对口管理。

  针对民办博物馆数量多、品质不一等问题,王勇超建议应细化准入标准,完善审批程序,加强对拟申办民办博物馆办馆宗旨、藏品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查;对现有合法登记的民办博物馆加强监管,对不达标者责令退出。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办馆行为。

责任编辑: 王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