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巧珍:代表要能“能带也能表”
记者 席锋宇
采访马巧珍代表的那天下午,恰好是她比较忙的时候。3点接受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的接见,之后,作为小组召集人的她又组织大家就选举相关事宜商讨。招呼记者坐下时,时间已经是傍晚十分了。她一个劲儿地和记者说着不好意思,反倒弄得记者不好意思了。
马巧珍是山西省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话题就从她这个老代表的新感受中开始了。“我们的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大大加强,代表的素质提高了许多,这是我在11年间代表生涯中感受最深的新变化。同时,我国民主进程的步伐之快也令人感慨。”马巧珍感言。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有困难,找人大。”马巧珍笑着说,“虽说这是一句戏言,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大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也说明老百姓自己的权利意识逐步加强。”
“我记得当代表的第一年,只会盯着某个个案提建议。看问题只看到某一个方面,非常片面。”马巧珍直言不讳,“后来就慢慢懂得了思考,即便再看到一个个案,也会就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去调研,去提建议了。看问题,想问题不再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而是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让自己提出的建议更加具有科学性、广泛性。”
人大代表是人民用一张张选票选出来的,这其中包含着人民对当选代表的信任和期盼。尽心为人民履职是每个代表都应该选择的目标。谈起如何当好一名人大代表时,马巧珍说,首先要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把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仅仅停留在每年3月份这半个月。代表要把荣誉感化为责任感,长期牢记“人大代表要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
其次要认真履职。“履职有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大代表要能带又能表。”马巧珍解释说,人大代表要能把老百姓最关心、最切身的问题带上来,发挥好中央和人民群众之间这个桥梁纽带作用;带上来的问题要能够表达出来,而不是关键的时候一言不发。“这个表达还包含了另一层意思,代表要敢于直言问题,敢于说真话。有为才有位嘛。”
“当好人大代表,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不断学习和多多调研。”马巧珍思索了片刻说道。代表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不会把准时代的脉搏,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代表。只有不断学习国家的政策方针,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才有能力面对问题不慌张,不茫然。人大代表只有多参加调研活动,把自己置身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真正知道老百姓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最关注的是什么?“这样你所提出的建议才更有可操作性,才能真正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来!”
当代表以来,马巧珍把自己更多的目光集聚在了农村方面农民身上。提出的很多建议都被予以采纳。“九届的时候,我就提出了关于化解农村债务的问题。在农村实施的一些比如修路建校公益事业、建厂办企业等,都不同程度上的造成了农村背债的现象。后来农业部、财政部就此问题都给了我答复。国家也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和方法来解决农村债务问题,现在这个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马巧珍高兴地告诉记者。“旧债务解决了,如何预防农村新债务产生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马巧珍的思维又有了新动向。
“我这次来带来的是关于农用柴油国家应予以补助的建议。”马巧珍和记者说。现在农村出现了农机户增加了,可是使用农机的频率却大幅下降的怪现象。也就是说“买得起用不起”。原因就是油价上涨波及到农村机械用油。“油价上涨后,国家给出租车等用油多的行业给予了经济补助,以缓解他们因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我希望国家也能将这项补助惠及到农机户身上,保证他们正常的生产作业。”马巧珍说。
采访就要结束的时候,记者问马巧珍这个代表“五年间”的设想时,她想了想说:“我们的政府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的很好,在改善民生,特别是改善弱势群体利益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得民心的政策。而且这种关注民生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愿意紧跟中央的步伐,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人民群众身上,通过我们的建言献策,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越来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