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邓秀新:老委员新代表

浏览字号: 来源: 湖北日报2008年3月16日 08:28:16

  在湖北代表团驻地宾馆见到邓秀新代表,颇感亲切。一来这位头戴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等耀眼光环的代表说话风趣幽默、为人随和,二来他虽是新当选的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但却是上届全国政协委员,记者已多次采访过他。“您是老委员新代表,有什么特别感受?”“哎呀,当委员和当代表的感受可不一样。”邓代表爽快地与记者聊起来:“政协委员来自全国各地,但界别相同、专业相近,大家容易找到共同话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会将问题谈得深一些透一些;人大代表来自同一个省,却又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大家一起讨论,视野和思路更宽。有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事和现象,经别的代表提出来,也促使自己加以思考。当人大代表,拓展了我对社会的关注面。”

  出生农家,又从事农业科研工作,这位经常戏称自己是“种橘子的”老委员新代表,说来说去,最牵挂的还是农业、农村、农民:“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知识、有技能的非常少,这不仅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更会影响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要尽快启动农业院校、农业学科的学生免交学费的试点工作,尽可能地为农村多培养输送一些懂技术、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业人才。”

  因为工作关系,邓秀新一年有三个月在农村跑,他曾参与过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课题研究,在恩施、三峡库区等老少边穷地区都有他推广果树栽培等农业技术时结下的农民朋友。今年初,50年一遇的雪灾使南方很多地区的农业遭受严重损失。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柑橘产业首席专家,邓秀新义不容辞地顶风冒雪跋涉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区,奔走在咸宁、秭归、夷陵、当阳、长沙、衡阳、永州、阳朔、全州等地的柑橘生产基地,指导科学抗灾。直至春节前一天,他还一脚雪泥,在秭归的橘园指导橘农做好冻后叶面施肥技术工作。

  邓秀新把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视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他的农民朋友也信任地托他把想法和意见带到北京、带到“两会”上。“说真话,献良策,谋大计,是当好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秉承忠实履职的理念,深感人大代表责任重大的邓秀新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当前农村出现了难得的好形势。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看到农业、农村的隐忧。取消农业税后,要进一步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记者张小燕 张磊)

责任编辑: 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