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坚持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广元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赴广元市调研灾后恢复重建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0年6月25日 08:40:24

图为代表们在川浙产业合作园调研产业重建情况
图为代表们在青川县竹园镇调研智慧岛教育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广元坚持科学重建、低碳重建、低碳发展成效明显。当前要继续走好低碳发展之路,打好灾后恢复重建决战决胜之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622日至23日,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专题调研组围绕灾后恢复重建这一主题,冒着酷暑深入广元市部分农村、城镇、建设工地、产业园区开展专题调研,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把脉支招。

  代表们所到之处,感悟最深的是两年前因地震灾难带来的悲痛和阴影已化为加快发展、感恩奋进的动力,一座座富有川北民居特色的农房掩映在青山绿树丛中,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项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低碳重建、农房重建、学校重建、城镇重建、基础设施重建、文化旅游产业重建、生态产业重建、产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及农家旅游发展等硕果累累,让代表们耳目一新,纷纷称赞。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广元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浙江省、黑龙江省、港澳地区和省内友好市州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个加快”工作大局,坚持科学重建、低碳重建,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奋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呈现出重建全面加快、经济恢复振兴、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干群感恩奋进的良好局面。在统筹推进住房、设施、产业、城镇、生态、和精神家园重建上,努力探索后发地区科学重建、低碳重建新路子,使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开工6248个、开工率99.06%,完工4168个、完工率66.09%,完成投资864.41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0.76%。目前,全市正在紧紧围绕把广元建成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奋斗目标,突出“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确保“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又好又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两天来,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原代理主任、党组书记席义方的带队下,第一专题调研组的全国人大代表冒着酷暑,入园区、下车间、进田间、访农户、下工地、到城镇,马不停蹄到川浙合作产业园、元坝区昭化镇、剑阁县剑门关镇、青川县竹园镇三郎村、智慧岛教育园区、凉水镇凉华村、青川县城等,详细了解了广元市低碳重建、灾后恢复重建、援建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并听取了广元市工作汇报。同时,代表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广元市进一步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好的建议。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是灾区群众应对灾难、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的真实写照。通过深入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们认为,广元是地震重灾市,灾后重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在援建省市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广元人民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精神,坚持科学重建,坚持低碳重建,坚持城乡统筹,坚持民生优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灾后重建和低碳重建的重大成就。目前灾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座新居安全而漂亮,产业重建欣欣向荣,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加快,特别在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多项经验值得推广。

  参加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当前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面对重建任务重、时间紧,广元要按照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确保“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和实施灾后重建项目,搞好后续重建,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广元山清水秀,资源丰富,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和科学利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走好低碳发展之路,精心谋划和实施产业布局,不断增强灾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川省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李毅 任小昌)

责任编辑: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