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调研组在广东汕头就物价问题专题调研
汕头日报讯(记者 李凯 实习生马婷、洪欣颖)2007年5月份以来,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汕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升,我市各级党政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价格调控和监管,取得较好成效,市场保持稳定,汕头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还提高了低保补贴标准和实施临时价格补贴,稳定低收入群众生活。
昨天,以罗远芳、李林楷为召集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莅汕,就物价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对我市有关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友烈、副市长余健明陪同调研。记者从调研座谈会上获悉,针对去年以来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情况,我市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严格控制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大幅度降低用电价格,减轻企业运营成本;加大市场巡查和检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经过采取多种措施,汕头价格调控和监管取得较好成效,汕头市场保持“三个稳定”:一是市场预期心理稳定,没有出现恐慌心理;二是市场消费稳定,没有出现抢购行为;三是市场价格秩序稳定,没有发现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
据悉,为缓解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影响,市政府从2007年10月份起,提高中心城区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城镇提高16元,农村提高12元,其他区县城镇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补助不低于15元,保障我市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2007年,中心城区的金平、龙湖区针对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对低收入家庭实行肉价补贴,有效缓解了副食品价格上涨对中心城区低保和五保家庭的影响。
责任编辑: 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