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文物保护管理情况
汕头日报讯 据《潮州日报》报道,“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要加大文物保护的投入,尽快抢救维修一批濒危的重点文物 ”近日,潮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潮州市的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文物保护管理情况,针对目前潮州市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不少代表发出上述呼吁。
视察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广济门城楼、广济桥建设工地、太平路牌坊街建设工地、许驸马府、卓府、黄尚书府、潮安县从熙公祠、饶平县道韵楼等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了解潮州市文物保护和管理情况。
潮州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自1999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对10多处文物进行了抢救维修,目前已完成广济门城楼、许驸马府、开元寺、韩文公祠、从熙公祠、饶宗颐学术馆等项目的建设,广济桥、潮州牌坊街修复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
在实地察看和听取各级政府有关情况介绍后,视察组指出,潮州市各级政府在抢救、维修、保护文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各级财政对文物保护管理资金投入较少,不少亟待抢救维修的文物特别是市县级文物未能及时得到保护、维修,有的修复之后无法开放;目前基层文物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专门管理机构;文物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物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
针对面临的困境,视察组建议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增加文物保护与管理经费的投入,尽快抢救维修一批濒危的重点文物,对于已建成的许驸马府,应多渠道筹资布展,对外开放;对因年久失修、目前因资金不足不能一次性整体修复的,应有重点地进行修复;对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的,应优先进行重点修复;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和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平安潮州”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发动社会民资对文物维修、保护进行投入,做好文物的开发与利用;要加强文博队伍建设,选拔招聘专业人才,增加培训经费;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充分展示潮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们还建议由市文管办牵头,尽快成立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来源:《汕头日报》2007-6-18
视察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广济门城楼、广济桥建设工地、太平路牌坊街建设工地、许驸马府、卓府、黄尚书府、潮安县从熙公祠、饶平县道韵楼等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了解潮州市文物保护和管理情况。
潮州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自1999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对10多处文物进行了抢救维修,目前已完成广济门城楼、许驸马府、开元寺、韩文公祠、从熙公祠、饶宗颐学术馆等项目的建设,广济桥、潮州牌坊街修复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
在实地察看和听取各级政府有关情况介绍后,视察组指出,潮州市各级政府在抢救、维修、保护文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各级财政对文物保护管理资金投入较少,不少亟待抢救维修的文物特别是市县级文物未能及时得到保护、维修,有的修复之后无法开放;目前基层文物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不少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专门管理机构;文物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物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
针对面临的困境,视察组建议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增加文物保护与管理经费的投入,尽快抢救维修一批濒危的重点文物,对于已建成的许驸马府,应多渠道筹资布展,对外开放;对因年久失修、目前因资金不足不能一次性整体修复的,应有重点地进行修复;对有较高保护利用价值的,应优先进行重点修复;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和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平安潮州”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发动社会民资对文物维修、保护进行投入,做好文物的开发与利用;要加强文博队伍建设,选拔招聘专业人才,增加培训经费;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充分展示潮州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们还建议由市文管办牵头,尽快成立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来源:《汕头日报》2007-6-18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