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着力打造大数据应用的检察品牌

访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傅信平代表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9年3月12日 14:57:55

图为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傅信平。 李波 摄

    去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傅信平亮相“代表通道”,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贵州检察大数据的经验和做法。时隔一年,再次参会履职的他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大数据应用方面的进展,新的一年又有何打算呢?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对傅信平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贵州检察机关把深化大数据应用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智慧检务’建设,这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傅信平说。

    据介绍,2018年,贵州省检察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意见》,开发的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工具化”软件,在全国检察机关刑检业务类办案系统评比中排名第二,研发的智能研判三书比对系统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十大创新案例。

服务检察办案规范化智能化

    据了解,2015年之前,卷宗是纸质的,公诉部门检察官如果要查找某个证据,每次都得在厚厚的一沓卷宗当中翻阅。如今,贵州检察机关有了生成法律文书的办案辅助系统,有了电子卷宗,也有了庞大的电子知识库和法律库。不仅如此,该省还研发了一款名为“出庭支持系统”的软件,辅助检察官出庭。

    “有了这些智能工具,一线办案人员案件办理更加得心应手。”傅信平向记者介绍说,搭乘大数据“快车”,贵州检察系统更“智慧”。如今,贵州检察大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已涵盖10多个业务条线、7336个数据指标,对5152万余条检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近2.6亿次,成为全省各级检察院了解业务态势、管理决策时离不开的“科技智囊”。

    2013年底,贵州省检察机关全面上线了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近年来,该省检察机关又配套上线运行了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和执法办案考核等辅助办案系统,做到办案活动全程实时、动态监控,实现了案件办理“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甄别”。截至今年2月底,该省检察机关三级院一审公诉案件全部纳入流程监控。

    大数据应用,“聚”是基础,“通”是关键,“用”是核心。贵州省检察院整合现有的法检互联、公检互联、检司互联、检监互联各项系统,积极配合贵州省委政法委开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主动探索司法数据的汇聚、联通,实现了协同、监督、服务三大实用功能,依托司法大数据资源中心,强化数据挖掘分析,为检察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服务人民群众全天候无死角

    2015年7月,贵州省检察院创新“互联网+检察工作”新模式,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上线运行12309网上网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将检察宣传、检务公开、检察服务、监督评议四大板块整合到一个窗口,打造“指尖上的检察院”,实现为民办事一体化服务。

    2018年初,贵州省检察院在原有12309为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继续通过12309网站、12309检察服务热线(电话)、12309移动客户端(App)和12309微信公众号四种渠道,为群众提供开放、动态、一站式、全覆盖、智能化检察服务。

    截至今年2月,12309检察为民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247905件次,接受辩护与代理律师预约8450件次,向社会公开重要案件信息29022条,提供终结性法律文书124393份,主动向律师推送案件节点性信息26474条,在线办理各类群众需求9210件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检务服务承诺,拉近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傅信平告诉记者,下一步,贵州省检察院将继续以办案人员需求、检察业务需求为中心点,更多融入办案人员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全面打造“1+1+1+2”的贵州智慧检务新生态,即“1个大系统”,智慧检务综合应用系统;“1个大数据中心”,检察大数据中心;“1个大平台”,智慧支撑平台;“2个标准体系”,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贵州检察机关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感恩奋进,拼搏创新,坚持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进新时代智慧检务新生态建设,努力形成智慧检务的‘贵州经验’,着力打造大数据应用的‘检察品牌’。”傅信平说。(法制日报记者 王家梁)

责任编辑: 何蕾